
2010年11月14日,李光耀和到訪的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左)共同為豎立在新加坡河畔的鄧小平紀念碑主持揭幕儀式。圖片來源:《聯合早報》2019年1月11日。
2018年12月18日,在中國舉行的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共表彰110名對改革開放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其中包括10名外籍人士。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位列其中,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李光耀被稱為「推動新加坡深入參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政治家」。李光耀在1990年卸任新加坡總理後,繼續推動新中的第二輪合作以及新加坡在中國的直接投資,他倡導和參與建設新中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也成為佳話。
而在觀察人士眼中,李光耀尤為人敬佩之處,在於他很早就預見中國將再次崛起,他不以國際主流的西方價值觀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唯一依據;早在40年前,他就從客觀現實與文明的角度,預見到中國將改革開放並會取得成功。
李光耀一生對中國訪問了30餘次,其間在1985年9月到訪過福建廈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習近平主席在福建任職期間曾四次到訪新加坡。2015年習近平以國家主席身份訪問新加坡前,中國原副外長劉振民在吹風會上就罕見地介紹,習近平很了解新加坡,「對新加坡有很深的感情」。
公開報道中,李光耀第一次與習近平主席的會面,是在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後一個月,當時習近平主席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李光耀是習近平履新後接見的第一個外賓。當時,李光耀在接受新加坡媒體採訪時,對習近平給予很高評價,認為他視野廣闊,看待問題深刻透徹,沒有讓個人經歷中的不幸與苦難影響其決策與判斷,並把他歸類為「曼德拉式」的人物。
2010年,習近平以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身份訪問新加坡,並與李光耀一起主持鄧小平紀念碑的揭幕儀式,因兩人之前的會談較原定時間為長,儀式還延遲了近20分鐘。根據《聯合早報》記者當時的觀察,主持儀式時,習近平細心地用手攙扶李光耀起身。結束後,習近平又再次與李光耀握手,並說「很高興跟您會面」。言行之間流露出對這位長輩的尊敬。
2011年,李光耀與習近平在北京再次見面。習近平熱情地稱李光耀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受敬重的前輩和長者,中新關係的新方奠基人和掌舵人。習近平當時說,上世紀80年代,李光耀與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共同打開了中新友好交往的大門,又在1990年親自致信中國領導人,啟動建交進程,使兩國關係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此後,李光耀倡導建設的中新蘇州工業園區,成為中新互利合作的典範。「至今你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推動中新關係的發展,我對此表示由衷的感動和欽佩。我們不會忘記您對中新關係所做的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