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2020年02月26日   •   1萬次閱讀

Tak Kenal Maka Tak Cinta!

在殖民地政府的官方歷史裡,20世紀50-60年代是個充滿暴亂的動盪時代。其實,那正是新加坡反殖運動的高峰期,全民奮勇投入反對殖民主義的浪潮,場面可歌可泣,本文簡單介紹幾件大事。

華校學生在反殖運動中的作用

這裡先簡述戰後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政治環境。當1948年馬來亞聯合邦協定生效及馬共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後,新馬的政局起了根本變化。一方面,政府到處抓人,白色恐怖瀰漫社會;另一方面,人民生活窘迫,許多人找不到工作,民不聊生。 與此同時,英國殖民地政府為了強化政權,逐步推行遏制民族教育特別是華文教育發展的政策。

1951年政府舉辦初中三會考,想通過考試淘汰學生,減少升上華校高中的學生數目,以限制華校的發展。那一年的會考,遭到華校學生抵制,當局為此開除百餘名學生,其中包括林清祥和方水雙。 1953年新加坡發生數宗姦殺案,這是殖民地統治者為了麻痹人民、縱容黃色文化四處泛濫造成的惡果。有正義感的受華文教育青年和工友、華校中學生以及婦女團體,於是發起反對黃色文化運動,多種健康藝術活動應時而生,文藝刊物也如雨後春筍般面世,其中以《人間》、《耕耘》和《荒地》等最受歡迎。與此同時,多所華校學生也聯合成立「華文中學畢業班同學藝術研究會」(簡稱「藝研會」),舉辦各種有意義的文藝活動。

1954年3月17日,英殖民政府公布「民眾服役法令」,凡年齡在18至20歲男性包括學生,都得前往登記民眾服役,4月5日開始,5月12日截止。如果學生不按規定登記,著令退學,並受刑法處分。

為了保有讀書求學的基本權利,全島華校生包括女校同學,開展簽名運動要求免役。新加坡代總督顧德,同意在5月13日下午3時接見八名中正中學的學生代表。下午2時半,近千名華校中學生齊集克里門梭路皇家山公園,他們秩序井然地靜候學生代表的佳音。可是,下午2時55分,突然有三輛鎮暴車開到,百餘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列隊走向學生隊伍,歐籍警官下令學生兩分鐘內解散。就在雙方對話時,警察卻突然沖向學生隊伍,並揮起警棍驅散學生,造成數十名學生頭破血流,他們還抓走40多名學生。

第二天,各大報章詳細報道學生流血事件經過,並刊登多張學生被暴力對付的相片,社會反應強烈,全新各大社團和市民紛紛譴責警方的暴力行為。中華總商會也參與斡旋,協助學生申請緩役。馬來亞大學學生會、泛馬學生聯合會和國際學生聯合會等學生組織,也聲援學生的訴求,向殖民地當局抗議,要求公開調查流血事件。

當局卻無視社會的聲音,也無意緩和學潮,宣布華校提前放假。5月22日,近千名同學集合中正中學總校開會,要求學校解釋為何提前放假。 6月2日,又有近千名學生在華僑中學集中,並決定留宿學校,等候申請緩役的消息。學生住校,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都支持,除了慰問還送來食物和日常用品。兩周後,學生看不到申請緩役的希望,於15日召開同學大會,決定絕食48小時促使當局接受請求。17日李光前率董教代表慰問學生,保證協助適齡當兵的學生在登記後緩役,並宣布學校於6月28日開學。21日同學開會,同意24日解散回家。

513事件突破了緊急法令以來所製造的白色恐怖,既震撼整個新馬社會,也喚起民族的覺醒、加速反殖運動的發展。

學潮中有7名學生被控上法庭,並被定罪。這時,恰好女皇律師畢里特(D.N. Pritt)為馬大社會主義俱樂部的《華惹》案辯護並取得勝訴,學生便找畢里特和李光耀協助上訴。

1954年10月9日,華校學生設茶會歡迎畢里特律師時,還正式提議組織「華校中學生聯合會」(簡稱中學聯)。10月中旬,中學聯籌委會聘請李光耀和陳維忠為法律顧問,並向當局申請註冊。不過,當局多次拒絕。

1955年3月30日,為支持中學聯申請註冊,全新華校中學總罷課一天。後來,當局原則上同意中學聯註冊,但規定章程須明文規定:「本會不得直接或間接參加政治活動及工會工潮活動」。 10月6日中學聯獲准註冊。10月30日,上萬華校中學生歡聚在快樂世界體育館慶賀中學聯成立。

1956年9月24日,林有福政府宣布封閉中學聯,同學發起在華中和中正總校集中抗議。政府在10月24日發出最後通牒,指令學生立即解散。學生不遵從,政府出動軍警進入校園清場,引發騷亂並蔓延至市區。26日,林有福政府宣布宵禁,暴動延續數日,造成十餘人死亡和百餘人受傷。林有福政府拘捕數百人,包括立法議員林清祥和多名工運和學生領袖。

雖然中學聯的歷史只有短暫一年,但已形成的組織細胞,頑強活躍,為日後的學生運動和反殖運動提供不少領袖人才。

50年代的學運基本上是一場維護華教的運動,513事件則還具有更廣泛和深刻的社會含義,是人民爭取政治自由與社會正義鬥爭過程中的一個轉捩點。

異軍突起的人民行動黨

二戰後在世界各地掀起的反殖反帝浪潮,在馬來亞和新加坡也像燎原之火般蔓延燃燒。宗主國英國迫於國內外形勢,同意馬來亞在1955年舉行首屆聯合邦立法議會選舉,新加坡也獲准同年舉行林德憲制立法議會選舉。

正是在這樣的政治形勢下,刺激了新加坡本土政治活動的迅速發展,人民行動黨在1954年11月21日成立。

人民行動黨的14名發起人是:李光耀、杜進才、拉惹勒南、方水雙、蒂凡那、哥文達三美、伊斯邁拉欣、曾超卓、李玉成、陳維經、陳維忠、卡魯比亞、莫達法拉迪和沙末伊斯邁。

1954年11月21日,人民行動黨在維多利亞紀念堂舉行成立大會。Courtesy of 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

人民行動黨是由兩股不同的政治勢力組成的政治聯盟。人民行動黨在創黨時,是以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思想為導向。它在當時的政治群體中,也標榜激進的社會改革意識,積極參與反殖運動,在政黨群中屬左翼政黨。

從人民行動黨的命名,可以看出它的組成主要是兩個群體:人民一詞有鮮明的時代感,代表的是受華文教育的社會底層,包括工人、農民和小市民,奮鬥目標是趕走英國勢力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以林清祥和方水雙等工會領袖為首;行動一詞則源自當時由吳慶瑞與貝恩領導的本地高級公務員組成的一個共同利益組織——聯合行動委員會,捍衛的是本地受英文教育的中產階級的利益,奮鬥目標是從殖民地政府手中奪回管理權,以李光耀、杜進才和拉惹勒南為領袖。

工友處境幾經波折

作為一個具有鮮明目標的政治組織,行動黨獲得華校生和工人運動的擁護,成立後參與幾次選舉都有傑出表現。 1955年4月2日,行動黨在林德憲制立法議會選舉里派出的四名候選人:李光耀、林清祥和吳秋泉都中選,只有蒂凡那落選。 1957年12月21日,行動黨派出14名候選人參加市議會選舉,13人中選,是議席最多的政黨,王永元和王邦文擔任正副市長。

1959年5月30日,行動黨派出51名候選人角逐自治邦立法議會的全部議席,43人中選,順利組成第一屆自治政府,李光耀擔任總理。 福利巴士工潮標誌著新加坡工人運動的成長,並與學生匯合而發展為新加坡反殖運動的強大主力軍。

二戰後的四五十年代,廣大的新加坡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失業率高,多數人住在沒有水電供應的亞答屋,衛生、醫療、教育和交通設施嚴重匱乏和落後。此外,殖民政府對華社與受華文教育者的不平等對待,官僚和私會黨的魚肉百姓,都是造成社會緊張和積極求變的因素。巴士工友也屬於社會底層,常遭公司老闆的苛刻壓榨。

1955年2月,由方水雙領導的新加坡巴士工友聯合會(簡稱巴聯),成功取得福利巴士300名工友中250名的支持,成立巴聯支部。福利巴士公司為了拒絕巴聯參與涉及工友福利的談判,立即開除兩名作為巴聯代表的工友,並為沒參加巴聯的50名工友另外組織福利巴士職工會。與此同時,福利巴士公司為了對抗巴聯,也拉攏一些私會黨徒組成臨時工隊伍,以應付可能發生的工業行動。

不久,公司沒按協議內容給予部分工友應得的工作待遇,便引發第二輪勞資糾紛。

4月22日,巴聯依照緊急法令條文,向資方發出採取工業行動的14天通知。24日,福利巴士公司的回應是將250名巴聯工友全體解僱,改由臨時工接替職務。巴聯號召工友立即採取工業行動,在亞歷山大路的車廠門口,設立罷工工友糾察封鎖線,阻止巴士由臨時工駕出車廠。

4月25至27日三天的清晨,資方分別召來警察與鎮暴警察強行驅散圍堵的罷工工友,為出廠的巴士開路。

這時,剛於4月2日在林德憲法下舉行的立法院選舉上台執政的首席部長馬紹爾宣布,政府有必要干預福利巴士工潮,因此組織一個委員會調解糾紛。他也在五一勞動節大會上指出,工友有罷工的權利。 五一過後,馬紹爾與李光耀、方水雙、林清祥等人一起商討和平解決福利巴士工潮的方案。李光耀是巴聯法律顧問,方水雙是巴聯總務,林清祥是受薪秘書。

李光耀要工友復工

5月5日,調查委員會認為資方應該重新聘用解僱的員工,並給予有關員工賠償,巴士川行路線應平等分配給巴聯和資方扶持的福利巴士職工會的雇員。當時李光耀以辭去工會法律顧問為要脅,迫使罷工工人接受資方條件,立即結束工業行動。

5月6日,資方得到勞工部長林有福和警方的支持,在安排罷工司機復職時,資方要每一位重返崗位的工友填寫一份聘用表格,將他們當成新員工。工人對這別有用心的安排極為不滿,巴聯工友也認為公司有意把殘舊的巴士分配給他們駕駛,很不公平。勞資雙方相持不下,第三輪罷工開始。

5月10日,警方在車廠四周布滿便衣警探加強監視,流動鎮暴警車改用強力水柱射擊包括60名罷工工友的人群。衝突中19人受傷,8人受重傷。

5月11日,林清祥在奎因街的工會總部和十七個工會的代表開會,抗議警方以暴力對付合法工業行動,並給予資方最後通牒,在48小時期限內合理解決工潮,否則,巴聯與各業工廠商店工友聯合會,將於5月13日開展兩天大罷工。

華校中學生這時也陸續前往福利巴士車廠慰問罷工工友,工潮也吸引了許多有正義感的群眾前來聲援。警方的暴力不但平息不了勞資糾紛,還吸引了更多人同情罷工行動,越來越多公眾集聚在亞歷山大路一帶。

至此,職工運動和華校學生運動,在相互扶持下,已匯合為一股強大的反殖民地政府力量。

1955年福利工潮期間,殖民政府下令關閉華僑中學和中正總、分校,學生分別在兩校駐紮抗議。首席部長馬紹爾下令成立各黨派調查委員會, 同時立即准許兩校複課,消息傳開,數千名學生集合在華中大操場舉行勝利遊行。(黃金英珍藏)

暴動蔓延全島

5月12日上午,鎮暴警察再次以衝鋒陣勢和強力水筆驅散支持罷工的人群,許多民眾受傷,社會譁然。當日下午行駛中的福利巴士全部停駛,20輛載著中正、華中與南僑女中學生的羅厘相繼抵達福利巴士車廠。警方這時也在福利巴士車廠外加強包圍圈。晚上7時,他們增派60名辜加僱傭兵助陣,發射催淚彈驅散人群,人群則以摧毀交通燈與焚燒汽車泄憤。警方宣布宵禁,暴動蔓延全島,隔日清晨才平息。 這項工潮造成4人死亡,31人受傷,其中8人受重傷。5月13日,政府還下令關閉中正總校、中正分校和華僑中學。同日,全市巴士工友罷工。

5月14日,馬紹爾宣布福利巴士工潮達成協議,資方成立的福利巴士職工會解散,員工可自由加入工會,所有被解僱員工復職。三天後,新加坡局勢恢復正常。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