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運河即將打通?我國完美避開馬六甲海峽,新加坡地位恐不保
馬六甲海峽是波斯灣——遠東航道上最重要的一處海峽,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運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如果沒有馬六甲海峽,從波斯灣開來的郵輪就要繞道澳洲與東南亞之間的帝汶海、阿拉弗拉海和索羅門群島,航運成本將成倍增加,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如何形容都不過分。

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地中海到印度洋的通道徹底打通,不必再繞道好望角,南歐國家到遠東地區的航線縮短了至少1萬公里,也使得馬六甲海峽運量劇增。藉助航運之便,新加坡的地位水漲船高,成為大英帝國的直轄殖民地,貿易額暴漲八倍。也正因為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才有底氣選擇獨立,靠對外貿易迅速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

近些年,泰國克拉運河項目引起了世界關注,泰國總理巴育責令國家發改委對運河項目的可行性展開研究。克拉運河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之間,地形狹長,最窄處僅50公里,最高海拔不過75米,具備開鑿運河的條件。據悉,擬建中的克拉運河長102公里、寬400米、深25米,水深接近馬六甲海峽,完全可以取代馬六甲海峽的地位。

拉廊府距新加坡港約1150公里,這意味著一旦克拉運河開通,原本必須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現在通過克拉運河至少可減少航程1200公里。從印度洋上開來的船隻可通過克拉海峽直接進入泰國灣,再進入南海。如此一來,馬六甲海峽的地位勢必降低,新加坡也將降低核心國際港口的權重,說白了,就是生意被搶了。

不過,克拉運河的開通困難重重。首先,克拉運河的開通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明顯不利,三國對推動運河建設態度消極;其次,泰國部分民眾不贊同開通運河,泰國南部是穆斯林聚居區,分裂主義活動猖獗,運河開通帶來的地理割裂很可能引發泰國的整體分裂;最後,運河開通耗資巨大,泰國政府獨立難支。有傳言稱,中國有意介入克拉運河的興建工程,屆時我國船隻便可繞過馬六甲海峽,大大節省航運損耗,但是2015年中國駐泰國領事館發出澄清,稱傳言並不屬實。
另外據可靠消息,中國已經有多家相關企業早在2014年就投入了20億人民幣,該項目預計投資額高達280億美元至360億美元,何時能建成還是未知數。隨著克拉運河的開通,中國將打破美國等國通過馬六甲海峽圍堵中國的狼子野心,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來源:軍事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