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已被選為準備接手香港作為亞洲主要金融中心的城市,為首爾,東京,上海和台北做足了準備。儘管韓國政府一直努力讓首爾實現其成為金融中心的目標,但首爾並沒有被視為對全球金融公司特別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首爾作為潛在金融中心的劣勢。據《韓國時報》採訪,大多數回答者說,首爾缺乏像新加坡人那樣流利的英語優勢,一貫的政府政策和強大的國家安全等優勢,而這裡大多數外國企業都對此抱怨。Promise Silasesq說:「韓國人不願與外國人打交道,他們不會說英語,不斷變化的政策以及漢城的位置,這將使韓國很難成為金融中心。
受訪者選擇「語言障礙」作為導致首爾不及新加坡吸引力的最大因素,稱這阻礙了外國人在這裡開展業務的意願。克里斯蒂安·梅·德洛斯·雷耶斯說:「大多數韓國人英語說得不好,甚至都不想學習英語。」 「我認為這是該國的弱點之一。」 埃德蒙·譚(Edmund Tan)抨擊韓國,如果沒有會雙語的韓國本地人來幫助開辦銀行帳戶等簡單的事情,更不用說高度複雜的銀行交易了,韓國將無法提供幫助。林迪(Wendii Lam)表示同意,他說:「銀行遠遠落後。它們甚至無法輕鬆地從知識和語言上管理外國居民帳戶。」
也有關於政府政策的投訴,這些投訴被視為對外國居民的不確定性和「歧視性」。亞倫·金雅加羅夫說:「韓國不穩定的政策和頻繁的變化迫使外國人在選擇韓國之前要三思而後行。」 「所以最好的選擇是新加坡。」 Kamrul Hasan指出,與接受多元文化主義的新加坡不同,外國人和韓國國民的韓國政策通常有所不同。穆罕默德·瑙曼·卡卡哈伊爾(Muhammad Nauman Kakakhail)同意這一觀點,他說:「在針對韓國國民和外國人的健康,教育和獎勵措施方面,政策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會成為吸引投資者的障礙。」
林志偉說:「首爾在技術上仍處於交戰狀態。」儘管大多數受訪者並不認為朝鮮會構成嚴重威脅,但他們仍說國家安全將是全球投資者的主要關切。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對首爾與東京之間因歷史衝突而惡化的關係表示擔憂,這可能影響其經濟表現。肖漢(Pro Shant Chauhan)總理提到,人滿為患是首爾和東京在成為亞洲下一個領先金融中心的競爭中無法擊敗新加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