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國移民的「影像記憶」,懷念那個時代

2020年03月09日   •   2萬次閱讀

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新加坡本地電視劇在中國大陸開創了收視熱潮,帶給了很多中國人一段美好的回憶。在新中建交前後的年代,對新加坡還不是很了解的中國人,都是通過電視劇來感受新加坡。來到新加坡的中國新移民,特別是30左右到40歲的人,他們最曼妙的年少和青春正是在這些電視劇的陪伴中度過。本文作者近日訪問了五位新移民,看他們對本地電視劇如數家珍……

思緒分開河水,激起微波,我們就這樣優雅的在影像的記憶中穿行。

與其說是我在採訪他們,不如說是他們將我帶入共同回憶的柔波中,水暈散開,記憶清晰。「從來不怨,命運之錯,不怕旅途多坎坷,向著那夢中的地方去,錯了我也不悔過……」這樣的 一首歌相信已悄然地喚醒很多人的記憶。

當年的中國新移民可能並不了解新加坡 ,也總喜歡將新加坡和港台牽扯在一起。但時至今日,當提及《霧鎖南洋》、《調色板》、《人在旅途》、《出人頭地》、《法網情天》、《窈窕淑女》、《蓮花爭霸》、《天涯同命鳥》…… 這些電視劇的時候,他們便如數家珍,甚至可以哼唱起主題曲,還會熱情滿滿的告訴你,李南星當時真的很帥,雖然現在發胖了,可還是很喜歡他。

安鳳雲(43歲):窺新劇而知島國

原籍北京,43歲的安鳳雲是本地的一名中學教師。她1994年來新加坡,現在是新加坡公民。

「那曾經是新加坡電視劇在中國的黃金年代,」她回味起新劇的輝煌時滔滔不絕。85年的時候她還是個普通的中學住校生,因為條件限制只能偶爾看到電視,《霧鎖南洋》就是她接觸到的第一部新加坡電視劇。「那時候同學們都很喜歡,可惜因為住校沒有機會看到全部。」1990年播放的由陳之財和陳莉萍主演的《烈焰焚情》才是她首次看完全部的新加坡電視劇,那年剛剛上大學的她和所有的同年齡的人一樣,對新加坡的電視劇有著濃厚的興趣,「椰子樹的熱帶風情,時尚的穿著和乾淨的城市對我們充滿了吸引力。還記得那時候的陳之財和陳莉萍,真的是又年輕又漂亮。」

1993年安鳳雲在北京參加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招聘面試,並在一年後正式加入新加坡華文教師的隊伍,在這一整年裡,為了在中國尚未完全開放的環境下更好的了解新加坡,她非常有意識的去觀看新加坡的電視劇,「看電視劇對新加坡的了解就是城市特別乾淨又現代,居民都文質彬彬有修養。我的父母看了之後就覺得很放心。還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氣候,還記得有部電視劇里,一邊出著太陽,一邊就下起雨來了,這對我們北方人來說很新鮮,那時候才知道有太陽雨呢。」說到這裡她自己也笑了起來。的確,當她來到新加坡之後,事實也是如此,漂亮的城市,禮讓的民眾和突然下起的太陽雨,這一切都熟悉又陌生,讓一個外國人,寧把他鄉做故鄉了。

龐春士(42歲):迷失在懵懂片段

龐春士來新加坡15年了,是一名建築工程師。這位豪爽的東北大漢,只聽嗓音都充滿了豪邁 。性格大大咧咧的龐春士從《霧鎖南洋》看到《窈窕淑女》,再到《法網情天》,讓他第一次見識了木製結構的法庭和律師的發套。這些93年之前的新劇給他留下的多是懵懵懂懂的影像片段。「我喜歡看,但太像了,會混淆」,說到新加坡電視劇和港台片,他和那個年代的很多中國人一樣, 常常會把兩者混為一談。「起初總是覺得劇中的建築和香港很相似,一看到就認定是港颱風格了。事實上的確也有很多港台元素,包括題材和主題曲的引進。」

身在長春的龐春士覺得新加坡是個很遙遠的地方,新鮮到很模糊,年輕的他也從未多想。此後中國加強了對新加坡的宣傳,龐春士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認識了新加坡電視劇,「先知道李光耀,後知道新加坡。再聯繫到之前看過的新加坡的電視劇的點點滴滴,整個新加坡的影像就在我心裡形成了,覺得有機會應該去看看。」

帶著對新加坡的影像記憶,他隻身來到島國,新加坡沒有讓他失望,「我看到了差別,差別在於比電視里更好。」看到在這裡安居樂業的他,誰能想像20年前他還以為新加坡電視劇是港台片呢。

王慧永(38歲):小小的文化震盪

王慧永2004年來新加坡,現為兼職老師。她教本地的小朋友畫國畫,自己也像個大孩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和她聊到新加坡電視劇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我想還沒人能一口氣報出十多部電視劇名吧 ,順便還說出每部戲的主角,這可是個道地的新劇迷了。

《蓮花爭霸》是新加坡1994年攝製的電視劇作品,由李南星、朱樂玲等主演,也是新加坡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武俠劇集。最讓王慧永難忘的是古裝扮相俊朗的李南星飾演的沈沖,塔琳托婭扮演的狡詐詭異的白玉川……當然,更加忘不了的還有羅文演唱過的那首主題歌——《江湖路》「無怨無悔我走我路,走不盡天涯路……」。

「知道嗎,當時我就琢磨為什麼新加坡的古裝片衣服穿得很奇怪,和港台可不同,總是薄薄的,有很多紗質的衣服。來這裡我就明白了,原來是這裡真的太熱了。」 文化藝術真的是一個國家的窗口,一部熱帶島國的武俠故事,在千里之外的年輕心靈里留下一個小小問號,要到十年後才能解答。中國在多年無神論的洗禮下,覺得很多神鬼的東西都是迷信。當看到劇中小蝶靈魂出竅,王慧永和朋友都忍俊不禁了,「在那時看來,這不是迷信宣傳嗎?來到新加坡發現南洋文化其實有很濃厚的宗教色彩,也就不足為奇了。」

來到新加坡後,慧永終於看到李南星,儘管發胖的李南星讓她有點失望。來新後仍舊熱愛新劇的她,最力挺的是李國煌,可是在聽完李國煌驕傲的得獎感言後,慧永說:「不喜歡他了,太驕傲……」

李卓瑞(30歲)、吳憲(28歲):斷層讓記憶淡出

李卓瑞和吳憲分別來自武漢和北京,他們同樣在新加坡3年,一位是營銷人員,一位是國大的在讀博士。他們是受訪者中最年輕的兩位,也帶來了最多的驚喜。

通常會認為35歲以上的人才對新加坡劇有體驗和感受。在中國引進新加坡電視劇初期,這兩位還只是小學生吧,可就是那樣一份孩童的記憶卻留下深刻的體會,他們侃侃而談新劇的起落浮沉。

小時候的李卓瑞是在父母的影響下一起觀看新劇,「我特別喜歡樹木,電視劇里看到很多熱帶植物,在小孩的眼裡,這個城市很特別。」吳憲也有相似的經歷,因為搶不到電視遙控器而被逼跟著兄長一起看新劇,仍縈繞腦海的是對新劇聲音的記憶,「演員說話的聲音很不同,歌曲的旋律很好聽,現在還常常上網翻找些老歌來聽。」

在他們的中學時代,新劇在中國大陸勢如破竹般的旋風效應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港台片壓倒性的流行。「那是中國飛速發展的十幾年,新加坡在那個時期沒有好的電視劇進入中國,大家對新劇的熱情也就消減了,相比我小時候的情形反差很大。」李卓瑞認為新劇沒有把握機會,錯失市場 。吳憲卻認為是中國的開放和市場競爭,「太多其他選擇了吧,觀眾的期待也不同了。」兩人都認為新加坡對演員的宣傳不夠,「要知道觀眾很多時候是衝著明星來的,香港這方面就比較成功。」吳憲還會在卡拉OK唱「別讓情兩難」, 但沒有明星的吸引,中國人對新劇的愛好就變成一件很小眾的事情了。

他們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新加坡,卻同樣在這裡再度愛上新加坡電視劇,《雙子星》、《小娘惹》都是他們的最愛,「沒有時間,否則可以多看一些本地的電視劇。本地電視劇的困境,多少也是因為大家太忙沒有時間支持。」

儘管新加坡電視劇淡出了中國電視熒幕,卻仍擁有許許多多新移民的難捨情結和中國觀眾的懷念。百度網上有百名成員的新加坡電視劇吧,宣告的是新劇在中國曾經至高無上的時代。那時候在晚上8點的黃金檔等看「下一集」是一種簡單的幸福!

中國新移民眼中 新加坡電視劇路在何方

90年代中期至今,即使是在大陸熱播的大製作《小娘惹》,也不可與當年新劇的盛況同日而語。是什麼讓新劇在中國從巔峰滑落,是市場和觀念,是品質,也是運氣……新劇可以發展得更好嗎?聽聽心懷新劇情結的新移民怎麼說。

安鳳云:新鮮感的消失影響了新加坡電視劇的中國觀眾群,新劇的人物的表現方式有點誇張,可以多些含蓄細膩的內心表現,會更有味道。

龐春士:前期劇本的創作很重要,從本地挖掘深刻有文化沉澱的東西才能長久。如果拍那些與港台片相似的題材,恐怕很難超越。

李卓瑞:電視劇情如果再緊湊一些會更吸引人,還應該花成本塑造更多有號召力的明星。

吳憲:新加坡電視劇有它的獨特性,但也有文化底蘊的缺失和製作成本的問題。或許合拍片是個很好的途徑。

555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6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747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9576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6156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814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472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4788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4617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