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製藥公司賽諾菲(Sanofi)在新加坡設立的「進化疫苗設施」昨天正式動工建造,全數碼化的設施將可同時生產四款使用不同技術的疫苗,以協助亞洲市場快速應對未來的大流行病風險。
位於大士南的」進化疫苗設施」(Evolutive Vaccine Facility)將是賽諾菲在亞洲首個疫苗生產中心,也是設在法國以外首個進化生產設施,與公司現有在歐洲和北美洲的其他設施互補。新設施耗資6億3800萬新元建造,預計2025年底全面投入運作。
它將是全球首個全數碼化和模塊化的疫苗生產設施,不同模塊可同時生產四款使用不同技術,例如信使核糖核酸(mRNA)、酶(enzyme)和單克隆抗體的疫苗。在暴發大流行病時,生產設施也能迅速轉型,生產其他針對性的疫苗,應對區域和國際需求,確保公眾能更快獲得最新的疫苗和治療方案。
新設施也將使用虛擬現實來提供培訓和機器人來進行物流搬運。使用太陽能板和購買綠色能源則將減少設施的資源消耗和廢料產生,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可為本地帶來多200個就業機會
目前,賽諾菲在本地已有一座製藥設施和辦事處,共聘請超過400名員工。項目預計可為本地帶來多200個就業機會。
動土儀式今早(4月20日)在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法國駐新加坡大使阿邦蘇爾(Marc Abensour)和賽諾菲疫苗部門執行副總裁崔歐福(Thomas Triomphe)的見證下舉行。
王瑞傑致辭時說:「雖然奧密克戎疫情已趨緩,但值得關注的新變種毒株可能出現,就算在冠病疫情後,我們也必須預測和準備下一場疫情……我們不知道X疾病是什麼,會在什麼時候出現,但我們知道疫苗將繼續是我們對抗傳染病的核心。通過加強本地疫苗生產的能力,本區域將能更好應對未來的疫情和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在本地生產疫苗也讓我們推動疫苗生產和生物醫藥科學的創新。」
王瑞傑舉例,占地280公頃的大士生物醫藥園區就吸引了13家國際製造公司和7000名員工,而新加坡也將繼續通過擴大規模、推動創新和發展人才三大方面,持續幫助在本地落戶的生物製造公司擴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