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造成了許多國家的經濟衰退,疫情之下,低收入群體的生活也受到極大衝擊。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客座高級講師Sriram Iyer認為,企業僱主實施靈活薪資制度,也許是緩解低收入群體財務困境的一種方法。
作者簡介

Sriram Iyer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管理與組織系
客座高級講師
最近,一項保誠(Prudential)的調查顯示,近一半的新加坡受訪者認為,疫情爆發以來,他們的財務狀況越來越糟。
2020年,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也開展了一項有關病毒阻斷措施措施的調查研究。研究顯示,有四成的受訪者稱他們的收入因此受到影響——一些人暫時無法開展正常的工作,不得不「無薪假期」或工作時間被縮短;此外,近七成的受訪者在為生活開銷而感到焦慮。
財務問題可能會把一些人推向向非法貸款機構,這在新加坡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受影響的人不僅僅包含低收入群體。
最近,新加坡一名財務顧問在欠下大量高利貸債務後,因欺詐客戶而入獄,一時之間成為新聞頭條。
然而,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遇到緊急情況,一些非法貸款機構可能是他們唯一可以求助的對象,儘管這會讓他們不斷陷入高利貸和資金斷裂的泥潭裡。

2021年8月24日,一名清潔工在雨水滲入武吉知馬商城後,進行清掃(CNA圖片)
需要注意的是,銀行貸款對這一群體來說基本不現實。因為銀行對貸款者的年收入有最低要求,或者要求他們在貸款前要提供抵押品。
再者,銀行對貸款價值比(loan-to-value ratio, LTV)控制得也很嚴格。一般來說,低收入群體的信用評分都較低。除此之外,申請銀行的貸款可能需要花好幾天時間,但有時候人們對現金的需求十分迫切。
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於2020年和2021年制定了臨時性規定,延長了某些貸款的本息償還時間,給予失業或減薪人員更多緩衝時間。
但光有這些臨時性政策還不夠。因為各地都發生了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的情況,低收入群體可能會在維持生計上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改革傳統薪資制度
打擊高利貸違法行為,提高民眾的理財知識和水平,這可能還不夠。不過,私營企業在這方面或許能有所作為。
改變傳統的薪資結構是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按照原來的制度,員工必須等到月底才能拿工資。然而,一些人之所以會面臨經濟壓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上班賺錢與領到薪水之間存在時間窗口。一旦在發薪日之前發生了緊急用錢的情況,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存款,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手足無措。
根據新加坡靈活工資制度(Earned Wage Access , EWA),員工可以提前領取薪水,即員工領工資可以選擇日結或周結,不必再等到月底。
現在,為了讓員工在經濟上保持穩定,全球已有部分企業實施了這種工資制度。
僅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企業每天的工資帳戶大約就有1萬億美元(約1.38萬億新元)的流動資金。但該制度未出台前,員工們是無法在發薪日之前得到這筆錢的。但如果能夠把這筆錢提前發放給他們,那將極大改善他們的財務狀況。
我們可以利用技術來實現這一點。例如通過企業的薪資服務供應商來靈活發放工資,或者與第三方供應商進行合作,供應商可以計算員工工作的總天數以及應發工資金額。
這樣做是否就能防止一些低收入群體冒險去高利貸機構貸款呢?很有可能。因為一些低收入者表示,他們向高利貸貸款的金額往往要比自己的月收入低。

一對夫婦正在規劃他們的財務(資料圖片)
提高員工的財務穩定性
實際上,按需發放工資不僅可以幫助低收入群體,對所有員工來說也是有益的。這可以確保他們整個月的現金流都能保持穩定,還能幫助他們避免在發薪日前出現經濟困難的情況。
與此同時,這也會關係到企業的聲譽。員工們會覺得公司在幫助他們解決經濟困難,因此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也會隨之提高。
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靈活薪資制度也可以提高企業的吸引力。以技術為主導的項目,如按需支付薪資,不僅能幫助新加坡的企業吸引那些非專業人士、經理、高管和技術(以及其他勞動力)人才,而且還能留住他們。
這些有利於員工實現財務穩定的舉措有助於企業吸引人才,最終提高企業的效益。
因此,在美國的零售和餐飲業中,一些全球領先的企業已經採用了這種靈活薪資制度,這並不令人意外。
在全球範圍內,投資者已將數十億美元資金投向了靈活工資制度初創公司,因為這些初創企業走在了金融科技和人力資源科技創新的前列。
根據hrtech.sg 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範圍內,與靈活工資制度相關的初創企業2021年籌集了約11.8億美元的資金,而2022年前三個月就已經募集了1.08億美元。
此前,在東南亞國家,尤其是新加坡,這類企業還尚未引起企業的注意。然而,就在Payd、GetPaid和Wagely等靈活工資制度初創公司經過幾輪融資後,企業僱主們對這一新趨勢可能帶來的巨大優勢開始紛紛關注起來。
如何建構供應商的收入模式
當然,相關技術或想法並非萬無一失。企業在推動按需支付薪酬制度的同時,也要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公司不會因為員工可以隨意支取工資而陷入財務危機。
對於採用靈活工資制度的企業來說,如何構建供應商的收入模式至關重要。
雖然有一些靈活工資制度供應商會向僱主企業或員工收取交易費(費用將按照與企業的協議收取),但還有一些供應商也可能另有途徑,例如員工通過靈活工資制度辦理借記卡,由此產生的商戶交易費用,使得供應商獲利。
儘管這一概念已經在全球市場上得到廣泛運用,但全球監管機構是否會出台更多措施來限制靈活工資制度供應商的運營,目前還不得而知。
總之,靈活工資制度不能解決低收入群體所有的經濟問題,但可以幫助這個群體,避免更多人誤入歧途——因非法借貸而陷入困境。
所有的創新項目或新概念都會有不足之處和一群反對者。就在幾年前,人們對小額信貸的概念提出了很多擔憂,小額信貸是經濟學家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百姓擺脫貧困使用的一種便捷金融工具。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小額信貸或小額貸款在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方面發揮了極其寶貴的作用。
不管使用什麼金融工具,我們都應該重點都應該是建立一個包容性的系統,確保勞動力的財務穩定,讓低收入群體在面臨財務困難時,不會再感到束手無策。
文章英文版首發於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
原文標題為Commentary: Having access to earned wages can help lower-wage workers from financial troubles
作者:Sriram Iyer,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管理與組織系兼職高級講師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