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發新植物肉 口感好營養價值也更高

南大未來食品安全中心主任陳維寧教授。(圖:南大)
科研消息:本地科研人員從雙孢蘑菇提取植物蛋白,製作成植物肉,不但口感更接近肉類,營養價值也更高。此外,雙孢蘑菇的種植方式無需水分,也更加環保。記者謝詩盈報道。
本地科研人員從雙孢蘑菇提取植物蛋白,製作成植物肉,不但口感更接近肉類,營養價值也更高。
此外,雙孢蘑菇的種植方式無需水分,也更加環保。
目前,市面上售賣的植物肉大多是從大豆或豌豆中提取植物蛋白製成,而傳統的農業需要大量土地來種植,也需要大量的水來灌溉。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使用食品加工業丟棄的豆渣來種植雙孢蘑菇。負責領導研究項目的南大未來食品安全中心主任陳維寧教授表示,這能讓蘑菇的收成期從原本的一個月,縮短到兩個星期,種植方式也非常簡單。
陳教授說:「這個種植方式是不需要光線,而且溫度也比較容易適應,另外就是我們的技術是不需要水的,所以這個已經是幫助減低成本了,除了成本低,而且它不受氣候影響,這個很重要,因為現在不是下雨就是很熱,很難預測到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通過新技術生產出的植物肉。(圖:Off-Piste Provisions)
陳教授表示,同其他的植物肉相比,從雙孢蘑菇提取植物蛋白製作成的植物肉,不但含有更高的蛋白質和鐵質,也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口感更好,價格也更便宜。
他說:「好像我們講那個揉碎minced beef來說,真的牛肉差不多是$3到$4三百克。但是植物肉的minced beef大概是要$8到$9。如果是蘑菇做的肯定比那個便宜,我的感覺是$1到$2之間。」
南大希望能吸引本地食品加工業或都市農耕夥伴參與,把項目商業化,讓本地消費者在一到兩年內吃到美味、營養又環保的植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