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公司轉戰新加坡

2021年07月15日   •   4萬次閱讀

在其他市場打擊加密貨幣行業之際,受新加坡友好的監管環境吸引,全球加密貨幣公司正在這個城市國家擴張。

在其他市場打擊加密貨幣行業之際,受新加坡友好的監管環境吸引,全球加密貨幣相關公司正在這個城市國家擴大存在。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的創始人趙長鵬是搬到這個亞洲金融中心的高管之一。幣安每年處理數萬億美元的交易。由溫克爾沃斯雙胞胎兄弟(Winklevoss twins)創立的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也在增加駐新加坡員工數量。

新加坡尚未向加密貨幣公司發放牌照,但它向部分業內規模最大的公司授予了豁免權,允許它們為當地散戶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

雖然今年加密貨幣行業的增長勢頭極為強勁,但包括美國、英國和中國在內市場的監管機構已經開始對該行業進行打壓。根據一項新法律,新加坡的競爭對手、亞洲金融中心香港,將把加密貨幣交易限定於合格投資者或機構投資者。

新加坡對加密貨幣行業的態度要友好得多。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已在該領域投入數億美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降低了外國加密貨幣公司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和服務居民的門檻,儘管也有一些限制措施,包括對交易的限制。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已推出兩項加密貨幣指數。

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加密貨幣初創企業的創始人表示:「世界各地的加密貨幣同行已經看出情況不妙,並意識到新加坡企業界正在擁抱這一資產類別。」

幣安在新加坡獲得了牌照豁免,並在過去一個月在領英(LinkedIn)上發布了200多個駐新加坡崗位招聘廣告。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的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也入駐了新加坡。

總部位於香港的交易所OSL也獲得了牌照豁免,並計劃在今年底前將駐新加坡的員工人數翻一番。

OSL駐新加坡辦事處負責人Kanny Lee表示:「當你考慮在哪裡開展業務時,首要決定因素是監管。在如何與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市場打交道方面,新加坡的政策是清晰、明確的。」

由卡梅倫•溫克爾沃斯(Cameron Winklevoss)和泰勒•溫克爾沃斯(Tyler Winklevoss)創立的Gemini已選擇新加坡作為其亞洲總部,並預計到2021年底將擁有約50名員工。該公司去年6月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時,該辦事處僅有一名員工。

Gemini負責亞洲業務的董事總經理Jeremy Ng表示:「新加坡是亞洲的主要金融中心,擁有大量客戶,尤其是在私人財富領域。我們與財富管理公司進行過交流,它們中很多都需要加密貨幣解決方案。」

中國加密貨幣礦機製造商比特大陸(Bitmain)的億萬富翁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已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加密貨幣初創企業。

新加坡金管局表示,約40%依據新加坡《支付服務法》(Payment Services Act)提出申請的企業希望提供數字支付代幣服務,但「可直接歸因於其他國家所採取行動」的申請並沒有「顯著增加」。

新加坡區塊鏈協會(Blockchain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主席Chia Hock Lai表示,不少總部位於香港的加密貨幣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了辦事處。他說,香港將把加密貨幣交易限於合格投資者的立法,「宣告」了其對數字貨幣的立場。

與此同時,新加坡經濟嚴重依賴大宗商品交易、金融交易等服務。

美國加密貨幣託管公司BitGo駐新加坡的董事總經理丹尼爾•伯克(Daniel Burke)說:「沒有一個自然資源行業可以依靠的新加坡,不能冒險對一個可能在吸引人才和業務方面成為大贏家的行業採取過度敵視的態度。」他還表示,如果新加坡無法理順這一框架,可能會令這座城市失去亟需的未來業務。

然而,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新加坡金管局尚未明確表態將何時批准牌照,這一不確定性正在造成困難。「確實有一些潛在客戶表示,在我們獲得真正的牌照之前,他們不會與我們做生意,」一位申請者說,「遺憾的是,什麼時候批准我們也不得而知。」

(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