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推出線上應用,協助員工評估職場心理健康

2021年03月09日   •   2萬次閱讀

近日,新加坡人力部推出了職場身心健康線上評估應用,讓員工以匿名方式自我評估,以此來關注員工的職場心理健康。

評估應用的詳情

據悉,這款名為iWorkHealth App的評估工具共有71道題目,覆蓋有關工作任務、工作環境、上司下屬關係等與壓力相關的題目

該應用由新加坡衛生學院,聯合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

(WSH Council)、心理衛生學院、樟宜綜合醫院,以及保健促進局開發。

對於該應用的使用情況,新加坡企業可報名參與,並免費使用。員工在自我評估後便能收到個人報告,列下他們的心理健康情況和讓他們感到壓力的工作場所因素,以及必要時可進一步採取的應對措施。

如果公司內有超過八名職員使用這個工具,僱主也會收到一份匿名總報告,總結該公司的工作場所壓力源頭、雇員的心理健康和所面對的工作壓力程度、公司內有可能出現的騷擾事件,以及能幫助雇員加強心理健康的現有資源。

職場關係

職場是最複雜的人際關係之一。在工作場所,人們有競爭、合作和各種關係需要處理,比如領導者和員工之間,員工和員工之間。因此,工作場所的人際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根據相關調查,職場人際問題在職場心理問題中排名第一。比如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上下級之間的溝通等等。

在企業中,人際關係是憑空而斷斷續續的,有時有,有時無,有時有,這會給員工帶來持續的情緒壓力,於是焦慮、煩躁、抑鬱、失眠接踵而至,對員工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目前,工作場所的人際壓力主要來自有限的資源和職位引起的顯性或隱性競爭。根據一項調查,80%的白領因為工作中的人際壓力而離職。

如何調整

根據職場人際關係的特點,心理專家總結出以下四條建議,對調節人際關係和心理保健非常有用。

一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意味著在自知之明的基礎上建立自尊和自信,培養優勢,避免弱點,更成熟地與他人相處。

二是「以人為本」,即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與失、榮與辱,把自己的得與失、榮與辱看成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不因情緒的變化而影響人際關係。

三是「以誠待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並交換角色,一個人才能理解他人的焦慮和痛苦。

四是「以人為本」,即尊重他人,不干涉對方的隱私,做到內外有別,男女有別,不冒犯對方的個人空間。

如何提高職場競爭力

在工作中學習新東西

學習絕不僅僅是做你目前的工作,還是下一步的工作。無論你的工作是什麼,總是有你可以學習的東西。

參加線上課程

很多公司提供幾乎無所不包的在線課程,許多都是免費的。尋找一個可以幫助你走上你嚮往的道路的課程,並認真對待它。

為你的未來制定一個計劃

如果你不知道你想要去哪裡,你也不知道如何到達那裡。對你的未來做一個現實的目標,是你目前最需要做的。

加強自己持續的學習力

學習力是一切能力的源泉。不學習,光靠曾經的底子撐著,誰都避免不了「坐吃山空」的結局。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的就是變化。

在如今信息更新如此之快,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不學習,不更新知識,你的職場競爭力的最終的命運就是被淘汰出局。同時如果你只關注自己本領域的一畝三分地也是不夠的,你的眼界不夠開闊,你的格局永遠不夠大。

如果你是技術性人才,你也需要懂得一些管理學知識和一些銷售技巧與心理學知識、經濟常識。

強有力的執行力和職業互動

強有力的執行力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完成領導交代的工作。當然如果你的效率和效果都能超過領導的預期就更好。你如果完成的更早一些,完成的更漂亮一些,那你的競爭力則會更高一些。

當然要完成得更快更好,你必須積累的比一般人多,比一般人思考的多,學習的多。

多積累

要明白工作是由一個個小的過程積累起來的。即使細微的因素也有可能毀了整個企業。任何工種都具有流動性,都與其他部門的工作直接掛鉤,無論人事、行政,還是客戶服務、財務,所有工作都屬於銷售商品和服務這一行為的一部分。

多回顧

做好階段性職場的回顧與總結。人不可能同時將腳放入不同的河流。有必要對失敗的經驗做個總結,為了是避免今後遇到相似的問題多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