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心鈺在節目中分享,她從舞蹈找到生命第一道曙光。
《星期二特寫》之《輸在起跑點》12月27日首播,五集節目透過真人真事採訪,穿插動漫畫面,聚焦在學業上吃過敗仗的各界人士,了解他們如何活出精彩。本地藝人李心鈺是第一集節目的受訪者。
李心鈺告訴《聯合早報》,參與《輸在起跑點》跟過往主持或接受其他節目訪問的感覺大不相同,「這次是比較深入的訪談,內容關於我的童年與學業,是我較少提到的過去。我信任曾經合作的監製益興和編導慧音,兩人會把我故事裡的信息好好傳達出去,所以答應受訪。」
李心鈺在鏡頭前侃侃而談,但不諱言,回顧過去的痛點時,依然感到一絲的痛和難過。

李心鈺是《輸在起跑點》第一集節目的受訪者,她說跟過往主持或接受其他節目訪問的感覺大不相同
學業成績差,缺乏自信
李心鈺的學業成績欠佳,曾嚴重缺乏自信,陷入自我責備與懷疑的旋渦里。她說當時並非不喜歡念書,而是想念、想考好成績卻事與願違,「我的父母從來沒有灌輸關於求學的健康觀念,沒有說過鼓勵的話,反而常說『你成績那麼差,早一點工作養家』『不要浪費我們的錢』,而不是告訴我讀書的重要。」
李心鈺憶述,學校假期期間,表姐試過替她補習,「她會補到想吐血,她真的覺得我很笨,不管怎麼教還是教不會。當時我覺得讓身邊人很辛苦,總覺得他們很想放棄我了,所以自然而然我也想放棄自己……」
當年的李心鈺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未來將一事無成。找回自信,成為她的人生習題之一,「到今天還是很努力,很不容易啊。慶幸的是,身邊有很多人疼我,他們相信我,所以能夠一步一腳印,慢慢地成長、學習和療愈。我無法說自己完全找回信心,但肯定比以前自信很多。」
給身邊人成長空間
李心鈺期盼藉由自己的故事,鼓勵「輸在起跑點」遲開竅的人,雖然聽盡批評,經常感到挫敗,但不要放棄,要懷抱希望,多接觸相信和愛你的人,持之以恆,未來能出人頭地。她也認為大家不應急著下定論,該給予身邊人成長空間和機會。
她說:「小時候覺得輸在起跑點是很可怕的,因為未來一片模糊,沒有希望。現在的我覺得,比輸在起跑點更可怕的是,做人沒有希望和方向,覺得活著沒意義。當『活死人』的感覺最可怕,我有過這種感覺,不願任何人跟我一樣。希望正在擔心害怕的人,看了節目後會有所啟發,受到鼓舞。」
大器晚成者的特點
監製洪益興受訪說,他之前跟李心鈺合作不少節目,聽她提過童年往事,「尤其是她小時候的學業表現不理想,導致她在成長期缺乏自信。我們更深入地向她了解後,發現她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陰影,也帶入演藝事業,儘管幾度提名《紅星大獎》獎項也得了獎,但內心依然相當掙扎。她想更努力,去證明自己值得他人的讚許。」
洪益興指出,節目組從李心鈺的經歷,看到大器晚成的成功者特點,於是邀請她上節目。
洪益興說,《輸在起跑點》宛如一封發給家長的信,嘗試告訴家長,哪怕孩子的學業成績不理想,也不是世界末日,並非一考定終身。更重要的是,要好好栽培孩子的其他強項,如克服難題的毅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孩子今天或許輸在起跑點,吸取經驗後,將來還是可以憑後天努力,贏在終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