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位有戴頭巾員工卻賣豬肉 網民發文吁宗教理事會查明

網民看見夜市攤位聘用戴頭巾員工卻售賣豬。(圖:Facebook/Victor Shafeeq Peters)
見夜市攤位聘用戴頭巾員工卻售賣豬肉,一名網民唯恐此舉或引起誤解,造成回教食客誤吃豬肉,遂向攤販做出反映,然而得到的答覆卻無法解除他的疑慮。
他於是上網發文提醒馬來網民,同時呼籲回教宗教理事會介入調查。
網民Victor Shafeeq Peters周二(9日)在Facebook發文時說,涉事地點位於兀蘭Vista Point一個名為MBK THAI EXPRESS的夜市攤位。
這名網民指出,該攤位所售賣的食物中包括烤豬肉串。然而,攤位其中一名女員工卻戴著頭巾。
攤主稱放錯菜單
他認為,一般回教徒看見餐飲業者戴頭巾的話,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相關攤位有清真認證,所售賣的食物也都是清真食物。
由於擔心民眾被混淆,這名網民上前向攤位詢問並反映顧慮。不過,據他透露,當時在場的攤販似乎不知如何回答,網民進而要求攤販幫忙致電攤主,好讓他可以直接跟負責人通話。
網民說,在他跟攤位負責人通話後,所得到的回應就是攤位放錯菜單,不過負責人卻沒有澄清他們售賣的肉類是否含有豬肉。
網民對此感到不滿,認為攤位還是沒有說明為什麼菜單上會出現豬肉餐點。攤販後來雖然撤換菜單,但是顧客依然無法完全確定該攤位沒有售賣豬肉。
這名網民認為,事件須更好地處理,遂籲請新加坡回教宗教理事會(MUIS)介入,以防回教徒誤食豬肉。
回教宗教理事會:不能從備食者斷定食物清真與否
回教宗教理事會回復《8視界新聞網》詢問時表示,理事會已於周二派人走訪涉事攤位,查明該攤位並沒有清真認證。
不過理事會強調,供應或準備食物者的宗教背景,並不能代表食物清真與否,他們籲請回教群體,在外購買食物時,還是要自行確認攤位有無清真認證。
「在沒有顯示清真證書的情況下,請查閱菜單,並詢問賣家所使用的食材成分。如果有信心食物是清真的話,即可食用,但如果沒有的話,最好還是避免。」
理事會也鼓勵回教社群注意言辭,以有禮貌的態度給予他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