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凌的「每天睡夠10小時,是媽媽教會我最重要的事」引起網絡上的廣泛討論。谷愛凌表示每天睡十小時就是她的「秘密武器」,睡眠和運動衫就是她生活里最重要的兩件事。谷媽媽相信睡好了,才能高效、專注地做好當下每件事。
那麼螢幕前的你每天睡幾個小時呢?
後疫情時代,生活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全球經濟受衝擊,各種因素如失業率、物價上升、社交限制等,讓原本的生活秩序被打亂。大環境的變動讓精神壓力變大,而精神壓力大會導致失眠、睡眠質量不佳。
最近新加坡一項民調顯示,新加坡有七成人睡眠不達7小時,只有兩成受訪對象表示能一覺睡到天亮。

(圖源:unsplash)
專家指出成年人應保證至少7小時的睡眠,青少年則需8-10小時的睡眠。
英國倫敦的國際研究數據分析機構YouGov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超七成人睡眠少於7小時。調查結果如下:
1. 27%睡眠時間達7小時
2. 39%睡眠時間為6-7小時
3. 32%睡眠時間為4-6小時
4. 2%的個例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
長期睡眠不足的危害
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然而,長期睡眠不足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對大腦的傷害:長期熬夜會導致大腦功能退化、影響大腦發育,記憶力下降。也破壞神經元細胞,造成細胞萎縮甚至壞死。
對身體的傷害:熬夜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心血管疾病。黑暗中玩手機會導致視力下降、乾眼症。熬夜會引起內分泌失調。除此之外,熬夜對器官的傷害也非常大,給肝臟造成巨大負擔。
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醫生指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4倍以上。熬夜會破壞生物鐘,而生物鐘保證了人體免系統的正常運作,直接影響心理健康。
而且,長期熬夜帶來的傷害都是不可逆的,補覺並不能修復。
睡眠分為兩個階段:「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也叫 「淺睡眠」和「深睡眠」,睡眠過程就是這兩個階段循環,一般成人每晚循環3-5個周期。
只有確保睡眠時長,經歷幾個「深睡眠」的循環後,才能得到充分休息,消除疲勞感。

(圖源:unsplash)
要注意的是,物極必反,睡覺時長不是越長越好。睡眠時間過長,腦細胞和肌體的缺氧狀態就越久, 導致機體乏力、疲勞 。
成年人理想的睡眠時間應控制在7-9小時之間。
有些時候,因為工作學業,熬夜難以避免。但還是要調節心情,避免報復性熬夜,不要讓自己陷入熬夜的死循環里。到點就放下手機,保證睡眠質量。
Work hard Play hard,也要Sleep h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