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新加坡最老居民樓區明年消失,快去看兩眼

2019年06月15日   •   8萬次閱讀

(海峽時報)

個六月假期不怕沒事做,只怕你懶得出門……

這周紅螞蟻將帶大家爬到新加坡歷史悠久的組屋區——女皇鎮。這次要「送」給蟻粉的好康,就是由民間組織「我的社區」獨立籌辦的「我愛女皇鎮」生活館所舉辦的有趣活動,其中兩個活動是特別介紹女皇鎮內的東陵福地區的,相當別出心裁。

這一系列活動除了會在「我愛女皇鎮」生活館內舉行,也會帶領公眾走訪其他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和社區。

快拿出你的小本本,記下接下來紅螞蟻要介紹的活動吧!

一個富有「貴族女性魅力」的老組屋區

女皇鎮是在上世紀50年代由英殖民地時期的新加坡改良信託局(建屋發展局前身)所發展,其名字由來是為了紀念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1953年加冕登基。

當時,改良信託局為女皇鎮規劃了五個鄰里,分別是公主(Princess)、公爵夫人(Duchess)、聯邦(Commonwealth)、東陵福(Tanglin Halt)皇后弄(Queen's Close)

怎樣,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貴族女性魅力?又是女皇又是公主又是公爵夫人,全都是名副其實的「千金」啊!

建屋局接手後又為女皇鎮添加了美玲(Mei Ling)波那維斯達(Buona Vista)這兩個鄰里。

東陵福:火車經過的地方

不說你不知,東陵福在新加坡歷史上其實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稱號。以往人們一提起東陵福,幾乎都會脫口而出:噢,那個火車經過的地方!

是的,從馬來西亞開往新加坡的火車,以往都會在東陵福停留片刻,讓火車車長與站長交換鑰匙令牌,換取權限轉換正確的軌道。

如今軌道還在,卻物是人非。

東陵福組屋區自納入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Selective En bloc Redevelopment Scheme,簡稱SERS)之後,大批居民就陸續搬走,附近商家生意一直在下跌,不得不考慮去留問題。

最近,在東陵福懸壺濟世55年的明氏藥房(Meng's Clinic)的86歲陳啟明醫生,也宣布在6月底「掛起聽診器、卸下醫生袍「。

為了感謝陳醫生以及他的員工們,並與明氏藥房告別,「我愛女皇鎮」生活館組織了一個感謝派對,讓所有捨不得明氏藥房的國人能夠報名參加,度過診所開放的最後一天。

告別明氏藥房活動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是開創明氏藥房的陳啟明醫生對於要關閉明氏藥房的感想。

這間佇立東陵福路第47座組屋的藥房55年來醫治過無數名病人,更是許多老老少少的東陵福居民所熟悉的鄰里診所。

明氏藥房的鐵門,診所里的一磚一瓦、黃色長凳等家具擺設多年來都不曾改變。(亞洲新聞台)

陳啟明醫生如今是女皇鎮上服務居民最久的醫生。自稱是「窮人的醫生」的陳醫生,經常幫助鄰里貧苦老街坊,賠本問診,和街坊鄰居的感情深厚。陳啟明醫生甚至成為一家四代人的「御用醫生」,家中的小孩和老人都去他那兒看病。

陳啟明醫生(亞洲新聞台)

可是,東陵福被納入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後,許多老居民都開始陸續搬走,導致社區內變得冷冷清清,前來求診的病人也越來越少。今年已經高齡86歲的陳醫生雖然萬分不舍,但還是決定退休,在這個月的23號關閉診所。

地點:Block 47 Tanglin Halt Road Singapore 141047

日期:6月23日

時間:早上11點至下午1點

票價:免費(需報名)

鏡頭下的歷史 @ 我的女皇鎮

政府實施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後,居住在東陵福一帶的3480戶居民到了2020年將會搬遷到道森一帶(以往的公主鄰里)的組屋。為了紀念重建前的東陵福地區,「我的社區」邀請了新加坡著名攝影師Sean Lee帶大家在東陵福穿街走巷。

在這段東陵福導覽中,Sean Lee將會一邊介紹具有歷史性的建築,一邊教大家一些基本的攝影技巧,讓參與活動者能夠學習新的技能外,也增強大家的社區凝聚力。

Sean Lee可是得過獎的攝影師哦!(網際網路)

集合地點:昇松超市門口(聯邦地鐵站出口D)

日期:6月22日

時間:早上9點至下午12點

票價:免費(需報名)

注意:攝影導覽會在昇松超市門口開始,在東陵福鄰里中心結束

女皇鎮曾創下多個「第一」

擁有悠久歷史的女皇鎮也在新加坡開創了多個「第一」。

例如:本地第一座政府組屋、第一所社區圖書館、第一棟鄰里體育場、第一所工藝中學——女皇鎮工藝中學等就在女皇鎮。這些地方不僅承載著女皇鎮老一輩居民的美好回憶,也見證了新加坡的成長之路。

新加坡第一座政府住屋。(網際網路)

本地第一所社區圖書館就在女皇鎮。(My Community)

第一個鄰里體育館——女皇鎮體育館。(網際網路)

「我愛女皇鎮」生活館導覽

「我愛女皇鎮」生活館位於聯邦通道第46-3座組屋,是本地首個民間自費發起的社區歷史館。

這個生活館是由女皇鎮居民管理和策展的,裡頭所展出的照片和物件都是附近居民和商家捐贈的。如今,館內已有超過2000張照片、300份口述歷史和50個物件。

展覽主題每四到五個月會更換,保持展覽的新鮮感。

生活館開展的主題為《我們的故事,你還記得嗎?》,展出了團隊過去從社區收集的實體和數碼文物。(My Queenstown面簿)

生活館中展出的燈牌就是從女皇鎮舊戲院和保齡球場的建築上拆下來的。(My Museum)

相信女皇鎮的老居民都對這些標牌板不陌生。(網際網路)

鼎發是一間經營了超過50年的雜貨店,是很多老一輩居民的共同回憶。鼎發的店鋪已在2015年關閉。(網際網路)

這個生活館是女皇鎮居民鎖住記憶的地方,也記載了新加坡一路走來的成長史。對喜歡新加坡歷史的人來說,這裡絕對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地點:「我愛女皇鎮」生活館(Block 46-3 Commonwealth Drive 01-388)

日期:每周六和周日

時間:下午12點半至1點半

票價:免費(需報名)

舊行業 @ 女皇鎮 —— 鞋匠篇

蟻粉是不是跟紅螞蟻一樣,相當好奇鞋匠是怎麼將一雙壞掉的舊鞋修修補補成一雙看似嶄新的嗎?

那這個星期天(6月16日)不如就到「我愛女皇鎮」生活館去向專業鞋匠Amin Koh拜師吧!Amin Koh當鞋匠可是當了有15年之久哦。

活動當天記得從家裡帶一雙破舊的鞋,讓鞋匠一步一步教你怎麼修補鞋子。能學到一項技能,又能省下一筆買新鞋的費用,聽起來是不是還不錯!

地點:「我愛女皇鎮」生活館(Block 46-3 Commonwealth Drive 01-388)

日期:6月16日

時間:早上11點至下午12點半

票價:一人10元

欲知更多活動詳情,請上https://www.eventbrite.sg/ 網站查詢 Museums @ My Queenstown.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498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