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走進森林 新加坡這座大樓幾乎完全由木材建成

2023年09月01日   •   3420次閱讀

猶如走進森林 - 新加坡這座大樓幾乎完全由木材建成

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標榜自己為「花園城市」,這是該國的開國元勛和前總理李光耀在 1960 年代創造的一個詞。從那以後的幾十年里,該島開展了廣泛的植樹計劃,並採用了所謂的「親自然」建築,綠色植物經常爬上城市立面或從摩天大樓中蔓延開來。

一座新的六層大學校園建築是新加坡最新的自然頌歌。作為南洋理工大學 (NTU) 商學院的所在地,柔和的弧形設計以陽光普照的中庭、以鬱鬱蔥蔥的背景為背景的露天學習區以及直通熱帶植物床的電梯為特色。從扶手到長凳,從門框到房間隔板(甚至是相鄰的公交車站),一切都是用木頭建造的。

結構梁和柱也是如此。事實上,這座建築幾乎完全由大塊木材製成——新一代工程木材,分層排列並用強力粘合劑粘合,正在突破建築的界限。它占地 43,500 平方米(468,000 平方英尺),按建築面積計算,現在是亞洲最大的木結構建築。

該項目以古希臘地球女神的名字命名為蓋亞,於 5 月開放,耗資 1.25 億新加坡元(9300 萬美元)建造。其裸露的木框架沒有覆層或油漆,這一設計決定在頌揚天然材料的同時讓遊客有在樹木之間行走的感覺。

根據該項目背後的著名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的說法,這正是重點所在。「我總是試圖在我的設計中設想與自然的聯繫和感覺,例如樹木和水,」他在大樓落成典禮後不久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你提到如果感覺像進入森林的事實表明我的願景已經實現了。」

伊藤於 2013 年獲得普利茲克獎(通常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他與新加坡設計公司 RSP 一起設計了 Gaia。它有一個 190 個座位的禮堂和十幾個演講廳,以及研究設施、教師辦公室和通風的學習平台。

除了廁所、底層樓板和外部樓梯是用混凝土建造的(部分是由於當地法規),該結構是用從奧地利、瑞典和芬蘭的雲杉樹上採伐的木材製成的。在運往新加坡之前,木材在歐洲被預製成面板和重型橫樑。

Gaia 占地 43,500 平方米(468,000 平方英尺),將成為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的所在地

近年來,世界各地正在建造的大型木結構建築數量大幅增加。一些國家現在甚至允許建造高層建築(或「多層大樓」),例如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 25 層 Ascent,高 284 英尺,是世界上最高的木結構建築。

亞洲城市往往比歐洲和北美城市更慢地接受這一趨勢。在蓋亞獲得批準時,新加坡的建築規範只允許木結構建築上升到 24 米(79 英尺),儘管此高度限制已被取消。但 81 歲的 Ito 認為亞洲的態度正在「迅速改變」,並補充說:「新加坡特別快地使這些事情成為現實。」

新加坡建設局 (BCA) 聲稱,使用大量木材可以減少建築工地的灰塵和噪音,同時將項目速度提高 35%。與直覺相反,木結構建築的擁護者說,在火災中,它們可能比鋼結構建築更安全——而且更不容易發生災難性倒塌(儘管並非所有專家都同意)。

大量木材的倡導者指出,材料燃燒的速度相對較慢且可預測。Gaia 的設計師還在建築物的橫樑上添加了一層「犧牲層」木材,一旦發生火災,它會燒焦,同時保護下方的木材。

然而,大量木材的許多聲稱的好處是環境方面的。

全球約 40% 的能源消耗來自建築物的建造和運營。但與混凝土和鋼鐵不同,其能源密集型生產占建築物環境足跡的很大一部分,樹木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吸收二氧化碳。

如果一棵樹隨後變成大塊木材,這種具體的碳就會被隔離或「鎖定」,而不是返回到大氣中。研究表明,1立方米的木材可以儲存大約一噸的二氧化碳。

木材也是一種天然絕緣體,在像新加坡這樣溫暖的地方,它比混凝土吸收的熱量少(或在較冷的氣候下減少熱量損失)。雖然 Gaia 的設計師表示他們沒有計算施工過程中減少的排放量,但他們聲稱,在運行過程中,該結構產生的二氧化碳比混凝土或鋼材減少 2,500 公噸——每年節省的排放量相當於減少 550 多輛汽車道路。

新加坡已將蓋亞指定為「零能源」建築,這些節能不僅僅與材料有關。其一,該建築的外部採用戰略性放置的散熱片,為立面投下陰影,有助於保持涼爽。

Gaia 的交流系統避開了機械風扇——這在赤道以北不到 140 公里的國家是一項壯舉——而是依賴於「被動冷卻」,它通過盤管推動冷水冷卻周圍的空氣。這座通風良好的建築的南北方向同時通過與新加坡盛行風的方向保持一致來鼓勵自然通風。

該國當局已將 Gaia 指定為「零能源」建築,(在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的幫助下)產生的能量與其消耗的能量一樣多。迄今為止,新加坡只有 16 座建築獲得了這一殊榮——現在,恰好有一半是南大的財產,包括同樣由伊藤設計的校園體育館。

通風的露台和陽光普照的中庭貫穿整個設計。在大樓啟用時,大學校長何德華在致辭中吹噓擁有「新加坡最綠色的校園」。商學院的學生對他們的新家的看法還有待觀察——直到 8 月新學年開始,這裡才會開始上課。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建築中使用木材可以對居住者的福祉產生積極影響,包括減輕壓力水平。

伊藤的祖父是一名木材商,他說他的設計精神仍然以使用他的建築的人的舒適為基礎。「我總是考慮舒適,」他解釋道。」(如果建築物舒適),人們將留在該空間並每天參觀。我想創造能賦予人們生存意志的建築。」

想去新加坡參觀這座大樓嗎?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