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耐藥性問題有所加劇 部分病患須改服其他抗生素才能康復

全球耐藥性問題有加劇的趨勢,預計到了2050年,全球會有1000萬人因產生抗生素耐藥性而死亡。在本地,國立大學綜合診療所旗下診所為慢性疾病所開的抗生素從11%增加到17%。受訪醫生也發現到本地的耐藥性問題有所加劇,一到兩成的病患必須改服另一種抗生素才能完全康復。
39歲的曾吉年過去四、五年來飽受咳嗽多痰困擾,夜晚難以入睡,迫使他多次到不同診所求診。
曾吉年說:「有些有給一點點(抗生素),可是對我的病情沒有說很大的幫助。好了一下子又咳回來。」
他從今年初來到了牛車水全科醫療診所,經醫生診斷患上慢性鼻竇炎,開了特定的抗生素後病情受到控制,複診頻率也減少了。
牛車水全科醫療診所家庭醫師姚承勛醫生說:「這位病人的病史顯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如果你的病況需要重複的利用抗生素來治療,你本身可能會有這個耐藥性的問題出現,然後出現的後遺症當然就是病況會比較困難解決了。」
姚醫生透露15到20年前,診所只有5%到10%的病患得改服另一種抗生素才能完全康復,如今卻有一到兩成的病患出現這個問題。
今年4月發表的研究顯示,國立大學綜合診療所七家診所在2020到2021年期間,開出的口服抗生素主要用來治療皮膚感染、尿道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
其中皮膚病病患有近36%的病患獲得雙重抗生素治療。
受訪醫生表示病患在服用抗生素時除了應遵照醫生處方服藥,醫生配藥時也應謹慎,確保對症下藥。
國立大學綜合診療所副家庭顧問醫生許葦奇說:「我會領導我們的綜合診療所開始自己的抗生素管理計劃與政策。這能確保我們給予病人的抗生素是正確和適當的。第二,我也是希望公眾不要隨意服用抗生素。如果有任何疑問應前來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