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傳仁(右)和母親辜秀珠一起經營洗碗生意。
(新加坡訊)母親繼承外公洗碗生意的衣缽,忙碌了大半輩子,24歲兒子不忍她辛苦要接管,選擇不繼續升學和放棄已被錄取的白領工作,卻一度遭母親反對,兩人甚至為此事爭吵數次,最終以不怕苦的實際行動打動母親。
黃傳仁(24歲)在2019年考取新加坡理工學院酒店管理文憑,兩年前服完兵役後,他選擇不繼續升學就讀大學課程,也放棄到金沙酒店工作的機會,毅然進入不是一般年輕人願意從事的洗碗業,成天和髒碗碟打交道。

黃傳仁最忙時一天可洗超過1000個碗盤。
黃傳仁受訪時透露,主要因媽媽辜秀珠(60歲)經營由外公白手起家的洗碗生意,現已改名為Patmell Cleaning Management碗碟清洗公司,他不想媽媽如此辛苦,也不希望家族生意無人接手,所以下此決心,不料,母子卻為此事爭吵了數次。
辜秀珠表示,自己因年輕時好玩不愛讀書而感到遺憾,因此希望兒子能念完大學。
「我知道他很孝順,我也很欣慰,但我從10多歲開始工作,後來父親老了,我才接手他的洗碗生意,所以希望兒子可以受更高的教育。」
辜秀珠說,她不願兒子踏入業界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她認為現在相較十年前的行情,請人的壓力更大。
「2012年請人可能只需900新元到1000新元左右,現在請人抹桌子都要近1700新元了,如果加上住宿,費用可高達3000新元左右,新加坡人又很難請,有些拿了花紅就辭職,不夠額度又請不到外國人。」
她表示,即便漲了薪金,但新加坡人多數不願做,公司目前的新加坡員工趨向老齡,年齡介於60到80歲之間占了七成,聘請外地員工的額度又有限,是個棘手的問題 。
不過,黃傳仁認為,母親這些年來為自己和姐姐兩人拼搏多年,付出了很多。如今母親年紀見長,希望可以幫她減輕負擔。
母子最終達成共識,先讓黃傳仁嘗試。為了了解公司運作,黃傳仁投入長時間到食閣去收碗、洗碗,人手不足時他可工作長達15小時,工作範圍也包括和新的合作商接洽、管理員工等。
辜秀珠看得出黃傳仁在策劃方面比自己優秀,公司目前許多事宜都會讓他負責,但認為他在人際關係上的處理仍需加強。
「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很好,但可能經驗不足,講話比較直接,有些人事還是需要磨練。」

黃傳仁透露,自己洗碗時常會洗到手掌脫皮。(受訪者提供)
黃傳仁不諱言,初期工作到很累時,確實思考過有沒有做對的選擇,但他從來沒後悔過。
「洗碗這樣的瑣碎功夫有時不被人重視,但完成工作時也非常有成就感,如果是人流高的食閣,我一天可洗過千個碗盤,洗到手脫皮很常見,有些老員工已經洗到手上的指紋都看不到了。」
黃傳仁坦言,工作時不免受到一些人投來異樣眼光,認為他和清潔工形像不符,也有人當面問他為何從事這份行業。
「主要大家還是處於好奇心問我,很少有人會當面嘲諷我的工作。如果有人言辭不友善,我都會一笑而過,不會在意他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