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的元宵節貼文寫下「正月初十五,又稱元宵節」,被指是不正確的寫法,「正月十五不是初十五,要不然會一直初到三十!(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臉書照片
正月十五不是「初」十五,只有初一到初十,才會用「初」字。
「新加坡華文」臉書專頁昨早貼文,糾正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的元宵節海報,指該海報寫下「正月初十五,又稱元宵節」是不正確的寫法。
「正月十五不是初十五,要不然會一直初到三十!」綜合網上資料,農曆的首10天寫法,確實用「初」字,即初一到初十,以表示當月的首10日。
從第11日起,農曆寫法便會去除「初」字,直寫「x月十一」,當月20日即寫「x月二十日」、21日則寫成「x月廿一日」,以此類推。
在農曆日期寫法中,一直都沿用2個字,不會出現1個字或3個字。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在24日,即元宵節當日於臉書專頁貼出中英雙語的貼文,包括一張 有橘黃相間燈籠圖案的黑底海白,寫下:
「今天是正月初十五元宵節,也是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別忘了和家人再聚一頓團圓飯,完美結束今年新年的慶祝活動!
「有的家庭習慣在元宵節吃湯圓,意喻團團圓圓。你和家人又是如何一起度過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呢?
「Let us know in the comments! 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吧!」
網民看了留言提醒該中心有誤,「正月初十五?」、「農曆新年每天都「初」?正月十五才對吧!」;「新加坡華文」臉書專頁則轉發該貼文,留言:正月十五不是初十五,要不然會一直初到三十!
「再次證明,新加坡華文水平確是每況愈下,雖然不忍苛責,但是華族文化中心沒人檢查設計裡面的文案嗎?」
經查詢,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已將海報進行更正,修改為「正月十五」。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03076052024593&set=a.39055814994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