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以多少個島嶼組成?答案其實是64個。我閱讀著網上的信息和朋友報告最新發現。在島上生活多年,但對身邊的事物總一知半解,因此才有了這次聖約翰島的小旅行。


聖約翰島在新加坡歷史裡有特殊的意義。萊佛士在登陸新加坡和天猛公會面並租借新加坡之前,最先抵達和靠岸就是聖約翰島。
殖民地時期,聖約翰島曾經是個傳染病檢疫站,由世界各地來到新加坡的外勞都必須在島上隔離一段時間,才能獲准登陸本島。

1948年以後,聖約翰島上設有關押政治犯的拘留所和戒毒中心。一直到了1975年,聖約翰島才完成了這些難堪的使命,改造成新加坡人度假休閒的好去處。現在島上還有一個海洋研究中心,讓公眾能進一步了解新加坡的海洋生態。

眼前的聖約翰島和我印象中的記憶,差別不大。島上共有10棵受保護的古樹,樹幹粗壯枝葉茂密,看樣子就知道樹齡不小了,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有越老越優雅的生物,那麼必然是樹了。


清晨下過一場雨,讓整個島顯得更綠,空氣中有泥土和雨水混合後,這種久違了卻熟悉的氣息。偶爾枝丫間有動靜,我能聽見有幾隻鳥在聊天,但怎麼也看不見它們的身影。風吹過,下起一場無傷大雅的小雨,如果不是有太多時間的話,是無法感受到生命及周遭一切悄然發生的袖珍戲劇。


島上各處有不少小巧的沙灘,以新加坡的標準而言,可以稱得上水清沙幼。沿著海岸長著椰樹,似乎是沙灘最忠誠的守護者。一個紅白相間的救生亭,早已經沒人使用,現在更像是一件被遺棄的家具,它和記憶中的一模一樣。我們擁抱改變,迷信改變才能進步,但潛意識裡其實害怕變化,所以偶爾看見一些能抗衡時間的人事物,心裡會湧起莫名的感動,雖然歲月已經不動聲色的在我們身上雕下了痕跡。


通過填土,聖約翰島和周圍的兩座島嶼(Pulau Seringat)及拉扎魯斯島(Lazarus Island)連成一座大島,由聖約翰碼頭走15分鐘,就能抵達更幽靜的所在。沿著海岸線和防浪堤,走在規劃良好的步行道上,就能夠眺望到新加坡城區的美好風景。

Seringat和拉扎魯斯島的交界有個地方,被譽為新加坡最美麗的沙灘,甚至被誇張的形容為新加坡的馬爾地夫。約200米長的半月形海灣,水清沙幼,周末經常會有遊艇停靠。但就算是周末,沙灘也只有少於5人的流動人口。我設好帳篷,煮了咖啡,看幾頁書,就跑進海里。仰頭看天空無雲,椰樹在風中低吟。小島的故事已鮮為人知,在舊紙堆中挖掘,這裡有過馬來漁村、沿海的浮腳屋、善泳的子民、牢房,還有起了墳的墓地,失去了這些歷史的證據,就似乎不曾存在。


如果你想清靜地待在海邊,那就帶上你的野餐墊、防曬霜和一本書,躺在沙地上,聽風清唱一曲婆娑的熱帶情歌。
去了聖約翰島,記得順道去龜嶼。我小時候去過龜嶼好幾次,都是媽媽帶去進香,到了我這一代,每逢九月把孩子帶上島的家庭,應該越來越少了吧。後來才知道島上拜的是大伯公,那是我們的守護神,網上資料寫著農曆九月剛好是大伯公的生日月份,為神明慶祝生日是個多美好的想法,似乎他就在我們身邊生活著,保佑著我們大小事務。另一種說法也很美妙,相傳在某年農曆九月,有隻海龜變成了一座島嶼,拯救了遇上船難的水手,他們每年農曆九月就回來答謝海龜救命之恩。

當我看到一些家庭還帶著小孩上島,細心教導孩子要如何上香拜拜,告訴小孩海龜如何救人的故事,就覺得有種莫名感動。傳承不就是這回事吧,不只歷史值得傳頌,民間故事也蘊涵著美好意願。信仰容易被世俗瑣事挾持,對科學的迷信,也是一種迷信,甚至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我們將在3月22號(星期六)舉行一場聖約翰和龜嶼的小旅行。探索新加坡最漂亮的沙灘,了解聖約翰島的歷史、還有龜嶼當地華人拜大伯公和拿督公的信仰文化。
🌿 行程亮點
🚜 8:30 AM 集合
在濱海南碼頭集合,9點準時出發,關於集合地點和注意事項將在報名後發給大家。
🌿 1000 - 1130 AM 探索聖約翰島
我們將會介紹聖約翰島的歷史,到海洋保育中心了解當地海洋生態,並介紹聖約翰島的生態環境。
🌊 1145 - 1300PM
步行到Lazarus島,在新加坡最漂亮的沙灘野餐,我們將為每人準備一份韓式紫菜飯和蛋卷。想要游泳的朋友記得備好泳具等,島上的淋浴設施有限。
🌿1330PM 離開聖約翰島,前往龜嶼 🌿1400PM-1530PM 探索龜嶼,島上有兩座獨特和歷史悠久的宗教場所,可以了解新馬獨特的大伯公和拿督公信仰文化。 🚉 1615PM 行程在碼頭結束 📅 活動詳情
🗓 日期:3 月 22 日(星期六)
⏰ 時間:9:00 AM - 1630 PM
💰收費:100新幣,大人小孩同價
本次活動費用包含往返島嶼交通、一份紫菜飯和蛋卷野餐、專業人文和生態導覽。
費用 & 取消政策
若在活動前三天內取消,我們將收取 20% 費用,敬請諒解。
關於作者,生態和美食導遊:
葉孝忠,前《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並在上海和北京生活12年,他也是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者,新加坡作家節中文活動策展人,目前從事教書、出版和寫作等。
他出版的暢銷書《食遇》《12345》分別書寫新加坡人文和美食,曾入圍新加坡文學獎。他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高級講師。
他的最新作品《野鄰居》,書寫本地生態,並獲得新加坡藝術理事會的贊助,將於2025年4月出版。 我們經常舉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小眾目的地小旅行,想和我們一起探索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可以加微信好友入群。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以下微信,報名和了解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