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循財(左)公布「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
(新加坡訊)新加坡以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為首的第四代領導班子,昨日公布「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勾勒七大轉變,確保廣大中等階層和其子女的生活不斷改善,社會最弱勢群體繼續得到照顧,以此作為 建設共同未來的路線圖。
177頁的報告題為「建立我們共同的未來」,七大轉變涉及教育、工作、家庭、年長者、弱勢群體、長期規劃,以及團結新加坡人。
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大幅填補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為年長員工提供培訓津貼,以便他們能請假受訓;支持新加坡人考取另一個獲政府資助的專業文憑;為非自願失業的中低收入求職者推出新援助計劃;探討進一步增加帶薪育嬰假;推出樂齡SG(Age Well SG)計劃;以及在低收入家庭主動實現長期目標的前提下,為他們提供更多財務援助等。
黃循財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上述報告內容。出席者包括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衛生部長王乙康、教育部長陳振聲、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
上述報告由黃循財領導的「新加坡攜手前進」工作小組成員編寫,包括內閣部長陳振聲、傅海燕、英蘭妮、李智陞、孟理齊、馬善高、王乙康、陳詩龍、楊莉明和唐振輝、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代部長徐芳達,以及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許寶琨、沈穎、陳傑豪和札吉哈。
去年6月底啟動的「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過去16個月共有20萬多名新加坡人參與。他們透過275場對話會,以及調查、路演和數位平台,貢獻點子。
新加坡政治領導過渡之際,這項政民攜手規劃前進道路的全國運動意義重大,報告預料將引導新加坡下一個階段發展,定下第四代團隊的領導基調。
新加坡政府已開始落實其中的一些改變,並將在未來幾個月和2024年財政預算案上公布其他「新加坡攜手前進」計劃的更多細節。
報告強調,為新加坡人提供更多機會、更多保障,但同時,所有利害關係人須承擔更多集體責任,不僅是政府做得更多,而是企業、社區團體、家庭和個人都要盡一分力,幫助身邊其他人,確保新加坡世世代代保持強大和團結。
例如,新加坡政府認為是時候為非自願失業者推出新的援助計劃,但強調計劃應支持再就業,而不是失業。計劃也應激勵失業者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承擔個人責任,並鼓舞他們重新站起來。因此,計劃特色可包括,提供財務援助的條件是失業者每個月要盡本分積極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