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改變、「頭手」換成機器人 正宗小販美食今天是否還存在?

2024年11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一道菜肴好不好吃,見仁見智。

對許多老饕來說,「鑊氣」(粵語俗稱「wok hei」)更是決定一道菜肴好壞的靈魂。

偏偏小販洪集豐(音譯)炒出來的福建面,卻少了這個關鍵元素。

因為掌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兩台機器人。

手工製作 vs 味道一致 哪個更重要?

53歲的洪集豐去年從工程師轉行當小販,他目前在瑪格烈通道的小販中心經營福建麵攤位「Wok AI」(人工智慧鑊)。

從小喜歡烹飪的洪集豐,在去年從工程師轉行當小販。(亞洲新聞台)

洪集豐接受亞洲新聞台訪問時說,他從六歲就開始學習烹飪,福建面的食譜也是自己研發的。

他坦言,當初決定開檔時,原本打算以傳統手工方式炒麵。

「我試過親自炒30盤福建面,但炒到第20盤,我的眼睛就開始刺痛,然後就隨便炒了。」

「機器人卻沒這個問題,它炒100盤都是一樣的炒法,味道也一致。」

這兩台機器人是洪集豐花費1萬4000新元從中國訂製的。只需根據螢幕上的指示,將食材一一倒入機器,再按下按鈕,機器就會開始翻炒。

將食材倒入機器就行了,紅螞蟻也能勝任!(亞洲新聞台)

有食客向洪集豐反饋,「機器人廚師」炒出來的福建面味道還不錯,但就是少了「鑊氣」。

「我還是喜歡全手工製作的食物,比較有正宗的『古早味』。」

為了堅守曾祖母傳下來的「古早味」,在循環路熟食中心售賣蝦麵湯的Don Goh每天清晨5點就到檔口備料。

她透露,光是腌制排骨的特別醬料,就要花三到四小時準備。

這碗蝦面的湯頭熬煮了幾小時,夠正宗了吧?(亞洲新聞台)

沒泡過冷水的雞 才是正宗的海南雞飯

儘管如此,受訪食客普遍認為,新加坡的小販美食水平已逐年下降,少了以前那種傳統正宗的「本土味」,以及記憶中的「古早味」。

但怎樣才算「正宗」呢?

如果小販按照家傳食譜,手工準備食材,烹煮過程卻交由機器代勞,難道就不正宗嗎?

對經常光顧小販中心的林小姐(32歲)來說,不論時隔多久,只要每次光顧時味道都保持一致,就是一道正宗的菜肴。

「有一家知名的肉脞面檔口,我光顧了25年,但自從老攤主過世後,新攤主煮的就沒那麼好吃了。」

但美食家指出,一道菜肴正不正宗,以及好不好吃,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美食網站ieatishootipost作者鄭春茂醫生認為,撇開家傳秘方和手工備料不說,食客也會根據他們從小到大吃過的不同「版本」,來評估一道菜肴有多正宗。

有時候,個人的記憶和情感,自然會讓人覺得熟悉的菜肴更好吃,因此每個人對「正宗」的定義都不同。

鄭春茂舉例,雞飯最早是由海南人從中國帶進新加坡,但傳統做法並沒有將煮熟的雞放入冷水浸泡。那是廣東人後來發明的做法,卻被獅城小販沿用至今。

「以前的海南雞飯也不搭配醬油,但如果你不給新加坡食客醬油,他們未必能接受。」

換句話說,「正宗」的海南雞飯在新加坡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

正宗的海南雞飯可不是長這樣哦!(聯合早報)

「正宗」的定義也應與時俱進

傳統不僅僅是烹飪手法,更多是食客成長的記憶。

與其執著於復刻傳統的「古早味」,或許迎合現代食客的口味才是讓小販文化傳承下去的關鍵。

牛車水大廈小販商聯會主席陳銘涵直言,保留正宗的「古早味」,不代表一道菜肴就能長久地流傳下去。

「很多正宗的菜肴之所以消失,是因為食客不再懂得欣賞,或不想再吃了。至於那些『倖存』下來的菜肴,在形式和口味上都經過一番改良或調整。」

陳銘涵認為,如果不跟著時代改變,那些很難烹煮的菜肴只會被淘汰,沙琪瑪(sachim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口感酥脆的沙琪瑪,製作過程繁瑣又耗時,在新加坡已經不多見。(海峽時報)

美食作者郭晉豪指出,隨著新移民「引進」更多新口味,新加坡的味蕾地圖也在逐漸改變。

如今,在小販中心也能吃到正宗的四川麻辣香鍋、上海小籠包和韓國泡菜鍋。

「小販中心的美食就像歷史文化的縮影,在同一屋檐下交匯,碰撞出『新加坡味』,這是非常難得的。」

在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也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聯合早報)

採用機器人炒福建面的洪集豐說,如果要將新加坡小販美食推廣到國外,不一定能在海外聘請到正宗的廚師。

「用機器人來製作預先設置的食譜,就能輕鬆地將新加坡美食帶到更多地方。」

話是這麼說,但要謹記的是,新加坡的小販美食不僅僅是食物本身,更蘊含了小販的廚藝和匠心。

善用機器來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固然方便,但若因過度依賴科技而遺失小販美食中的人情味,就得不償失了。

農曆新年除夕夜,新加坡地鐵和公交將延長服務時間
2025年01月20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積金特別戶頭正式關閉,55歲以上的會員該怎麼辦?看這裡
2025年01月20日   •   5萬次閱讀
天啊,這個奪命女傭還想回新加坡嗎?
2025年01月18日   •   5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李顯龍資政雙雙表態!這9大重要新政需注意
2025年01月20日   •   5萬次閱讀
合理嗎?新加坡女子超出用餐時限被趕出咖啡館,而店內仍有空位
2025年01月17日   •   3萬次閱讀
13年的殺豬盤!他們在新加坡被「老師」騙了上百萬新幣
2025年01月18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過年,原來和中國有這麼多不同
2025年01月21日   •   2萬次閱讀
鯊瘋了!這個中國知名品牌出海新加坡後,成了老大!
2025年01月19日   •   2萬次閱讀
天吶,新加坡的貧富差距居然這麼大!
2025年01月22日   •   2萬次閱讀
「孤獨死」每天都在新加坡上演 見報的只是冰山一隅
2025年01月22日   •   1萬次閱讀
不愧是本命年,圍觀也要吃!萬態步行道拍到蛇吞八哥
2025年01月2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春節全島26大活動:亮燈、音樂會、市集...幾乎全免費
2025年01月20日   •   1萬次閱讀
為什麼新加坡人很少在家做飯?【新加坡百問百答40】
2025年01月2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的天是漏了嗎?長命雨到底要下到幾時?
2025年01月19日   •   1萬次閱讀
WP准證離開新加坡前一定要做這件事
2025年01月20日   •   1萬次閱讀
取消新加坡PR後,還能再次申請嗎?
2025年01月17日   •   1萬次閱讀
4.5米的「白娘子」驚艷亮相!濱海灣蛇年花展太會玩了
2025年01月1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140萬公積金會員特別帳戶被關閉,未來將如何影響退休收入?
2025年01月21日   •   8550次閱讀
一大波中國遊客即將飛抵!入境新加坡千萬要注意這些事情
2025年01月20日   •   8379次閱讀
期待已久!新加坡動物園步道免費開放,雨林度假村即將開啟預訂
2025年01月20日   •   7695次閱讀
2025年又有多兩個新的私召車服務!皇后幫你盤點新加坡私召車App~出門打車好方便!
2025年01月21日   •   7695次閱讀
當年一本小紅書讓全世界看見中國 如今另一個小紅書意外團結中美?
2025年01月18日   •   7524次閱讀
local不local?來了新加坡才懂的「金文泰」
2025年01月22日   •   7353次閱讀
榴槤有多臭?讀了這些美食家的形容,你還敢吃嗎?
2025年01月17日   •   564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