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電商平台來贊達(Lazada)遭裁退員工申訴,被裁仍然受限於合約里的競業條款,而且競業條款列出許多公司,如果違反條款就會失去數額可觀的既得股份,限制了他們的求職選項。
一名前員工蒂莫西向《亞洲新聞台》申訴,他剛加入來贊達時接受減薪,因為公司給了他價值達六位數的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是公司有條件給予員工的,通常要過了好一陣子才會轉給員工,為的是激勵員工。
蒂莫西說,這些股票價值超過他一年的薪水,要等4年才完全屬於他,他在來贊達工作幾年後,已經獲得部分股份。他原本以為今年4月可以獲得更多花紅和股份,豈料這個月放假回到公司時,接到裁員通知。
被裁員的遣散福利是工作滿一年可獲兩周工資的賠償。
儘管是被裁退,受影響員工仍然受到合約的競業條款約束,而且競業條款列出的競爭者名單範圍很廣。除了來贊達的主要競爭對手如冬海集團、Grab、TikTok和Goto,職總平價、巨人、亞馬遜等零售業者,以及J&T、順豐速運(SF)、嘉里物流(Kerry)和能者快遞(NinjaVan )等物流公司也在名單上。員工若到這些公司上班,就無法取得既得股份。
當員工問公司可否購回股份時,公司讓他們等待公司首次公開發行。
由於來贊達尚未獲利,持有股份的員工無法獲得任何股息。蒂莫西說,股票的價值自他加入公司以來,已經下跌許多。
「最糟糕的是,限制性股票仍在來贊達或阿里巴巴集團控制的信託基金中。他們還想要用來威脅我們不要加入競爭對手的公司。」
新加坡食品飲料及同業工友聯合會早前對於來贊達的遣散福利表示不滿意,將為符合資格的員工爭取額外的福利,人力部也會持續促進雙方協商。
贏必勝法律事務所律師陳道榮表示,在新加坡,員工被解僱後,只有範圍合理且保護僱主合法權益的競業條款可以執行。
他指出,如果條款不能執行,來贊達或無法沒收員工的既得股份。
人事專家劉伊恩(譯音)說,來贊達的其他裁員條款也並不常見,例如一般裁員通知期會有一到3個月。
他認為,來贊達列出那麼多的競爭對手也不公平。
「他們以裁員為由解聘,所以員工們根本沒有機會找工作,然後你又限制了他們的選項。因此這是非常不公平的,我認為這樣很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