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宣布,他將在下屆全國大選前,交棒給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
李顯龍現年71歲,他若眷念權位不想退下,參照大馬政治領袖的作風,「只要人民需要我」,或者「我還有很多任務尚未完成」,以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的勢力,無人可阻止。
然而,李顯龍畢竟不是大馬政客,他選擇在度過疫情的重重難關後,社會恢復穩定,經濟恢復活力,國家最富裕的階段宣布交棒,凸顯了這位政治人物的胸襟。
新加坡建國至今,從未經歷政黨輪替,半世紀以來都是一黨專政。在鼓吹西方票選民主制度的人眼裡,新加坡嚴格來說不算是個「自由民主」國家。
李光耀生前說過,西式民主制度,對亞洲來說並非最佳選擇。他甚至認為,新加坡如果像西方那樣頻密政黨輪替,將會走向沒落。
就是這麼一個「政治不正確」、曾被西方批評「獨裁專制」,還被台灣政客譏諷為「鼻屎大」的蕞爾小島,今天成了全球人均收入最高(以購買力平價計)、競爭力、政府效率與廉潔度、商業自由、社會治安等等,無一不是排在世界前列的國家。
新加坡政府的傑出表現,讓世人見識到何謂「善政」;透明有序的接班人機制,更加強國際對新國政治穩定的信心。
這裡,我就不老調重彈,拿大馬和新加坡來作比較了,那隻會自取其辱。要比,就比全球第一強國——美國。
美國的民主制度,曾經是所有發展中國家心生嚮往的模範。兩線制、政黨輪替、三權分立、媒體監督......等等,是每個推動政改的有志之士,最完美的終極目標。
美國與世界大災難
幸或不幸,美國以軍事與金融霸權等堆砌上來的繁華景象,近年來陸續分崩瓦解,破裂的錦衣已包不住裡頭的敗絮;各種亂象如零元購、百萬街頭露宿者、節節上升的槍殺與毒品過量命案等等,今天的美國,早已不是大家嚮往的那個美麗國度了。
拜登總統的任期剩下一年左右,和李顯龍承諾的交棒時限大致相同。71歲精神奕奕的的李總理已決定退下,而被懷疑患上輕微痴呆的80歲老拜登,卻執意競選下一任總統。
東南亞島國的接班團隊已經部署完畢,世界第一強國則深陷下屆總統人選的兩難——不論是讓拜登繼續胡搞,或特朗普重作馮婦,都是美國以至世界的大災難。
美國人以其民主制度而自豪,如今卻只能像眼巴巴看著鐵達尼號撞向冰山,大家都束手無策。
不過,所有的好萊塢巨片,每逢美國陷入困境,必有超人英雄及時出現,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這回當然也不例外,這位英雄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演員「巨石強森」(The Rock Dwayne Johnson)。
據媒體報道,年前有個民調顯示,46%的美國選民,願意挺強森為下屆總統候選人。近日,《華盛頓郵報》亦以「誰可擊敗特朗普?巨石。」為標題,報道了強森參選總統的可能性。《英國衛報》也證實「有數個政黨」曾接觸強森,探討提名他作總統候選人的意願。
從強森應對媒體的談話可以看出,他雖仍在觀望,但躍躍欲試的心態已相當明顯。
職業摔角手出身的強森,身材魁梧,憑《速度與激情》系列等電影為大眾所知。他所演的角色,無一不是將他塑造成「勇敢、強悍、善良、機智」且打不死的英雄人物。
毫無疑問,強森是一位受觀眾喜愛的演員。他有極其豐富的演藝經驗,但說到從政經歷,他基本上和你我差不多,就只限於「投票經驗」。
政治素人
一個連村長或縣長都未曾當過的政治素人,居然被視為地球第一大國總統的可能人選,這到底是「美國夢」的最高境界?還是「美國惡夢」的可怕之處?
一家30人的企業若聘請主管,也會要求應聘者擁有相關管理資歷;而競選一個3.4億人口大國的總統,居然不需要任何經驗或學問,只要有足夠的「人氣」就行?
當年,能言善辯的特朗普,同樣以政治素人身份,一登龍門成為地球上最有權勢的美國總統。結果,在他「不按牌理」的治國手段下,中美貿易戰爆發,地球村概念破裂,自由貿易被美國重新定義,大家開始抓破頭去理解,何謂「地緣政治」與「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美國本土更是被特朗普的極右民粹徹底撕裂,過去在重大議題總能尋得共識的民共兩黨,如今水火不容,雙方支持者互看不順眼。有評論還認為,這是美國自內戰以來最割裂的時刻。
或許,經歷特、拜兩任總統的胡作非為,美國人民只能在絕望中,將搖搖欲墜的未來,寄托在高大威猛的強森身上,期待他能夠像電影一樣,帶領人民衝鋒陷陣,脫離險境?
難道他們忘了,烏克蘭就是被一名喜劇演員總統,拖入萬劫不復的人間悲劇?
作為全球大國,美國事事損人利己、欠缺大國擔當,如今深陷政治亂象,3億人口卻連一個像樣的領導都選不出,成了全球負面教材。
西式民主固然有許多可取之處,但在資本家的操控下,早已變質。是時候,西方人應該謙卑一點,向東學習,而新加坡絕對是一個極佳學習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