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 受經濟成長放緩影響,新加坡應屆大學畢業生有84.1%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工作,全職就業率去年跌3.4%,但起薪仍見增長,全職月薪中位數增至4313新元,其中又以資訊與數位科技畢業生起薪中位數依舊最高,達5500新元。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社科大學周四(22日)共同公布2023年畢業生就業調查。 約有74%的畢業生,即1萬2300人接受調查。
其中,積極求職或已就業的1萬零900名學生當中,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人占84.1%,低於2022年的87.5%。
從事兼職或臨時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比率從前年的4.5%減至4.0%;1.5%畢業生從事自由工作,低於前年的1.8%。
包括兼職、臨時和自由工作在內,去年有89.6%的大學生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工作,這個整體就業率低於前年的93.8%。
根據文告,這個就業率與疫情前相近。2017年至2019年,整體就業率平均為89.9%,其中80.4%從事全職工作,2.1%從事自由業。
雖然去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因經濟成長放緩而趨緩,但起薪仍見增長。全職工的月薪中位數為4313新元,高於前年的4200新元。
資訊與數位科技系的畢業生月薪中位數依舊最高,達5500新元,但低於前年的5625新元。工程系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也從前年的4600新元減至4500新元。
除了這兩個科系類,其他畢業生的起薪則有成長。建築環境類課程畢業生起薪中位數增幅最多,從前年的3750新元增至4000新元,增250新元;藝術、設計與媒體的起薪增幅為240新元;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是215新元; 衛生科學的為210新元。
各科系之中,唯有衛生科學課程畢業生的就業率比前年理想。全職就業率達95.9%,比前年高3%,也是各科系類最高的。
另外,4所大學的近700名畢業生也參加另一項調查,他們修讀需要實務訓練的課程,如建築設計、醫學與法律。 全職就業率從前年94.9%增加到96.5%;月薪中位數也從5500新元增加到6000新元。
人力資源公司仁立國際執行董事梁昌國博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新加坡去年的經濟成長放緩至1.1%,僱主招聘時會比較謹慎。然而,不少企業仍須以具競爭力的薪資吸引人才,尤其當聘用外籍員工的成本增加。
他說,僱主對新加坡大學畢業生仍有需求,肯支付有市場競爭力的薪資。
他分析,資訊與數位科技系畢業生起薪略減,這符合市場需求的調整。科技領域在過去10年迅速發展,會達到成熟階段,工作需求會有些變動,薪資增幅將比以往來得保守。
「雖然科技業繼續吃香,大學生也應懂得靈活應變、不斷學習以保持與時俱進,才能應付未來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