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家強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到拉丁馬士單選區參選。(圖:董勵萱)
勞家強形容自己從小性格害羞,在校時期便不擅於在眾人前發言,也對鏡頭感到不自在。不過,他擅長獨立做深入研究,長期關注社會和政策課題。
這次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28歲的勞家強把此決定形容為「人生中做過最瘋狂的一件事」,但他相信這是正確的一步。
他表示,雖然天性安靜,但若能當選,將毫不猶豫地在國會為拉丁馬士居民發聲,努力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
勞家強在武吉寶美長大,曾在拉丁馬士小學、歐南中學和實龍崗初級學院讀書,並在2022年從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畢業,目前在科技初創企業工作。

中學時期,勞家強就開始關注政治動態。(圖:董勵萱)

勞家強與居民們交流。(圖:董勵萱)
中學時期開始關注政治
勞家強(Darryl Lo Kar Keong)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表示,他在歐南中學就讀時,老師鼓勵他就社會課題致函當時的拉丁馬士區國會議員陳振泉(Sam Tan)。收到議員的回信後,他受到激勵,持續關注本地政治發展。
他指出,2016年政府修改總統選舉制,是促使他踏出參政這一步的重要原因。他認為,政府應讓人民自主選擇國家元首,而不是通過設定高門檻限制參選資格。「我不願再給政府一張空白支票。」
勞家強也肯定政府在維持經濟穩定方面的成就,但認為過去五年來,執政團隊在施政上逐漸缺乏對民眾的同理心,這在一黨獨大的體制中尤其值得警惕。

勞家強與居民們交流。(圖:董勵萱)
關注年長者與低收入群體
若成功當選,勞家強表示,他將優先關注區內年長者及低收入居民的需求。
他透露,雖然他不接受競選捐款,但已有不少人主動聯繫,希望提供支持。他計劃若當選後,成立基層基金,用以協助拉丁馬士區的年長者與學生。
至於為何選擇在上屆大選中得票率最高的拉丁馬士區參選,勞家強表示,他自小在該區長大,目前也居住於此,家人和朋友也在該區。他說:「雖然知道這裡競爭激烈,但我認為若為了容易當選而選擇其他選區,是不真誠的。」
不倚賴政黨支持
針對部分選民對獨立候選人能否在國會有效發揮的疑慮,勞家強回應稱,至今競選活動進展順利,海報和宣傳品在競選首日已全部張貼完畢,並有來自拉丁馬士及其他地區的各年齡層志願者加入協助。
他強調,獨立人士身份讓他能不受黨派束縛,直接反映選民心聲,自由地在國會審議及挑戰不利於國人的法案與政策。
家人支持參選決定
勞家強透露,他有一名哥哥,家人對他參選的決定表示支持。
他曾表示,自己在金融和加密貨幣市場取得了一些成功,所以擁有足夠的儲蓄和被動收入來維持生活。
在受訪時他補充,自己在拉丁馬士區居住多年,熟悉區內環境,也希望居民了解,拉丁馬士是他的家,他希望以獨立人士身份致力於在國會為他們發聲。
他也承諾若當選,將擔任全職國會議員,專心服務選民與管理市鎮理事會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