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們在雙語學習方面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低 齡留學的興起,讓新加坡成為全球最佳的留學國家。但作為家長,孩子留學新加坡最為擔心的就是語言問題,一方面是英語學習,另一方面就是母語學習。
最佳狀態就是既能夠很好的掌握英語,又能夠不落下母語學習。
想要達到這個目標,特別是不讓母語落下的目標,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還需要陪讀媽媽的輔助……
在家用母語交流:
當語言學習變得有趣時,孩子們會沉浸在這樣的體驗中,甚至會忘記他們在課堂上!

生活中也一樣,在家庭生活中用母語交流能夠幫助孩子養成習慣,建立自信,保證母語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隨時陪伴左右。
Step 1,
鼓勵孩子在家使用母語
鼓勵孩子在家裡使用母語,首先需要母親做表率主動用母語與孩子交,這會讓孩子進入母語化的家庭環境,從而逐漸學會在母語和英語之間切換,就像很多人在外說普通話,回家說方言的感覺一樣。

這個過程可以讓孩子增加對母語的親近感,提高他們的詞彙量、聽說能力以及在各種環境下使用母語的能力!新加坡學校有專門的母語課程,回家說母語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
Step 2,
根據興趣展開活動
除了在家裡使用母語,還可以嘗試根據孩子的興趣為他們在生活中營造「母語生活環境」。
+
舉例說明:
1. 母親可以在家裡的家用電器、家具、孩子的玩具上貼上母語標籤;
2. 還可以專門設置一個母語房間,然後在這個房間裡開展「母語尋寶遊戲」讓孩子搜索目標物品

3. 和孩子一起摺疊衣物的時候,引入服裝的顏色、名稱以及各種詞彙,例如「摺疊」、「盥洗」、「排列」等詞彙;
4. 在超市購物時,也可以讓孩子來撰寫購物清單(母親說,孩子寫)。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聯想能力,用畫圖方式讓孩子建立語言和實物之間的聯繫。在超市的時候,讓孩子去尋找對應的商品。
這些小小的舉動能夠幫助孩子將抽象的詞彙和具體的現實結合起來。通過這些方式讓語言學習變得有趣,他們不會注意到自己正在接受教育。
從他們感興趣的角度出發:
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孩子的詞彙量、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會關聯式的提升。
即使你的孩子不喜歡閱讀,也不必太過擔心,可以選擇從基礎的圖畫書開始,使用插圖讓孩子嘗試預測或演示故事。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與老師一起關注您的孩子在語言方面的表現。這樣能夠及時的了解孩子語言學習上的弱點並進一步發揮他們的語言技能。
家庭和學校之間建立起來的連續性可以使孩子在語言學習中更快速地進步,建立起完善的語言學習系統。
從1997年至2017年,
新加坡雙語家庭數量增至
90%
雙語教育昌盛,
讓新加坡更適合孩子留學……
根據教育部對小一新生入學時進行的調查顯示,同時使用英語和母語作為溝通語的家庭,從1997年的83%,提升至2017年的90%。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出席一項文化活動中就表示:
新加坡作為作為多元種族文化融合的社會,英語是共通的官方語言,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逐漸使用英語溝通,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開始擔心母語水平下降。

對於學生來說,同時學習英語和母語,孩子的母語學習一定會受到影響。
但事實上,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意識到雙語學習的重要性,並在家庭生活中使用雙語交流。
「隨著亞洲崛起,特別是中國,學好中文等母語作為一項經濟技能,對來說,越來越重要。」
–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為此,新加坡教育部還計劃將語言學習納入「技能創前程」計劃,開設更多華語等母語相關課程,讓母語進修更加系統化。
由此可以看出,未來新加坡的雙語學習將會成為主流的進修方式。
在新加坡,由於華人眾多,所以推行普通話很有必要,英語是工具,是獲取英語世界知識的工具,謀生的工具!
而對於華人來說,漢語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它是根,是文化的傳承,是作為華人的自信源泉!

雙語的新加坡,
為中國留學生帶來哪些優勢?
1. 中國留學生,特別是小留學生將會有中文學習的優勢,他們的中文水平將會領先同齡孩子,且更了解中國文化,孩子會變得更加自信;
2. 新加坡華人占比超過70%,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說中英雙語,將會營造更好的文化氛圍,孩子更容易融入其中;
3. 孩子能夠在留學期間不落下對中國文化的學習;
4. 雙語教育也會讓孩子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更有優勢,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導下的關鍵樞紐——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