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加坡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新加坡公司審計必須由有資質的第三方獨立審計機構進行(資質是指由新加坡會計師公會承認的專業會計師,通常稱為新加坡執牌會計師),在這個過程中必定產生一定的審計成本,即新加坡公司請會計事務所進行審計工作,要向提供服務的會計事務所支付一定的費用。而針對每個新加坡公司的情況,每個公司做帳審計需要的費用成本是一樣的,也沒有很明確量化的標準,但有一些原則可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1 報表中顯示的營業收入或銀行進帳總額或公司總資產(孰高原則),核算審計基本費用利潤表中的費用支出如金額很高,了解具體明細,如審計工作量會較大,審計師會增加審計附加費。
2 資產負債表中顯示應收帳款、應付帳款、其他應收、其他應付的數據金額,如金額很高,會增加審計風險,審計師會考慮增加審計附加費;上年度與本年度的變動較大,審計師會增加審計附加費。
3 資產負債表是否有庫存商品,如有庫存,需要提供庫存檔點報告,審計師會增加很多工作量,需增加審計附加費。
4 資產負債表中如有長期股權投資,需拿到詳細的股權架構圖,根據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情況(如有多少個子公司,多少個孫公司等),如新加坡公司子沒有出具合併審計報告,旗下有多少個子公司和孫公司,審計師都需要查看審計報告或者財務報表,會增加很多工作量,需增加審計附加費。
5 資產負債表中如有在建工程,在建工程需要實地查看,會增加工作量,審計師會增加審計附加費。
6 財務報表中涉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如購買股票、債券等,會增加審計附加費。
總之,新加坡公司有存貨、信用證、投資、貸款、子公司、代表處、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都會額外增加審計工作量,其審計費用都會相應增加。同時,審計的費用也會根據數據齊全度、業務流程等因素進行上下浮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