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集市 | 一場疫情打碎 or 重塑了你的生活

2020年06月11日   •   5472次閱讀

疫情的發生,讓 「宅」成為一段時間內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雖然「宅」,但也是不閒著,很多「宅」在家裡的朋友「解鎖」了豐富多彩的新技能,有廚藝的長進,也有鍛鍊身體,充實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這次疫情給許多人的生活按下了0.5倍速鍵,慢慢地陪伴家人打磨時光,慢慢地重建自己的內心,學會與自己獨處……另一方面,危機和焦慮感也隨之而來,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前所未有的挑戰,同在一個屋檐下長期相處而累積的摩擦……相信這次疫情期間我們都經歷了一些畢生難忘的事情,或好或壞,從而讓我們開始努力地思考生活的方向。

「廚房讓我更好地生活」

「往常吃飯都是去樓下食閣,或者點外賣吃。疫情發生後,我也不敢出門,超市都很少去,經常點外賣的話配送費很貴,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NUS的畢業生Cindy說。

此前,廚房對於Cindy的意義,僅限於心血來潮時學習廚藝或只是燒水沖咖啡。疫情影響之下,Cindy被迫「宅」在家中,一個多月「與世隔絕」的日子,讓她變化不少。

Cindy在家秀得一手好廚藝,最開始只是燒水煮泡麵,後來漸漸學會了炒飯、煮雞蛋面、煎蛋,還可以自己炒兩道菜吃。

「在這段特殊的時期,經常引發我自己關於『今天吃什麼』的思考。沒想到,做飯也是一種樂趣。以前令人反感的廚房油煙味,也變成了讓人歡喜的人間煙火氣。」

Cindy來新加坡之前也不怎麼做飯,經常是吃食堂或者點外賣吃,或者爸爸媽媽在家裡做。快節奏的生活和細緻的社會分工,讓吃飯這件事變得簡單且易滿足。但這場突然而至的疫情,卻讓許多年輕人(bei)穿(po)上圍裙走進廚房,與麵粉為伍、蔬菜為伴、油鹽為鄰,學會一道道美味佳肴。

「以前一直忙著上班上學,很少接觸這些東西,現在覺得生活也是很重要的,有空的時候給自己做點簡單好吃的,犒勞一下自己,會覺得生活特別美好。下班之後,煮一碗清湯魚丸面,配一杯蕎麥茶,還有鮮切的水果,讓人覺得特別放鬆。學會做飯之後,父母也更加放心我,覺得一個人在外也能更好地照顧自己。這次因為疫情沒能回家過年,等下次回家了給爸爸媽媽做頓飯吃。」

「這次疫情讓我和舍友有了更多的相處空間,平常大家只是一個屋檐下的房客,這次隔離在家,也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對彼此的工作有了更多理解。在廚房的時候,我做了什麼好吃的,會請她們一起過來品嘗,後來我們就一起煮火鍋,做餅乾,逐漸從舍友變成了朋友。也算是疫情帶給我的小確幸吧。」

「宅」出一身肌肉

Jason平日裡忙於實驗,經常是實驗室、宿舍、食閣三點一線,也沒什麼時間鍛鍊身體。這次「宅」生活讓他「再次」愛上了健身,健身器械成為他每日最親密的「朋友」,讓Jason愛上了出汗的感覺。

「其實我一直都喜歡健身,家裡有啞鈴,過去因為實驗忙,免不了犯懶,這段時間的居家生活讓我再次『奔騰』起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Jason說,為了練出飽滿的肌肉,他每日跟著網上的健身教學視頻鍛鍊,而之前買的蛋白粉終於派上用場,這段時間「宅」在家中倒成了他鍛鍊的「黃金時期」。

「一個多月來鍛鍊很累,但心情非常放鬆,被迫讓自己『宅』下來。」Jason說,一場疫情讓所有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堅持鍛鍊一定是有好處的。

在家健身首先可以讓人得到鍛鍊,增強免疫力,提升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其次,運動、出汗可以改變人的心情,讓人在沮喪和心情低落時收穫滿足感、愉悅感。

Jason說他自己也是從健身小白一步步走過來的,每次鍛鍊帶來的愉悅感都能抵消掉一天不順利來的挫敗感。「本來有打算回家陪陪父母見見朋友,但因為疫情也取消了。雖然這次疫情打亂了我的計劃,但是現在視頻什麼也比較方便,平時的朋友也可以視頻電話一起聊聊天,感覺距離也沒有很遠。」

「唯一對不起的是女朋友吧,雖然都在新加坡,但是感覺像異地戀,也沒辦法見面。只能每天視頻問候一下,錯過了白色情人節和紀念日,有點遺憾,也相信疫情一定會過去。」

「這次疫情也給我一個和自己相處的機會。自己是特別喜歡熱鬧的人,但是這次疫情讓自己獨處了一個多月,本來一開始特別不適應,總覺得特別無聊,後來慢慢做實驗、寫報告、健身充實起來,覺得獨處能讓人靜下心思考,連報告都寫得順利了哈哈。」

「疫情給我帶來了危機感」

小白是新加坡的一名「碼農」。他告訴我們,疫情期間在家辦公,公司提供了很多線上課程和培訓資料,工作之餘,小白就在自己學習這些培訓內容。

「其實除了公司提供的之外,新加坡的政府部門和學校也提供了很多在家自學的課程。比如 NTUC LearningHub 推出的線上免費課程,包括變化管理、業務管理、以及領導與創新,數據分析、Python編程、區塊鏈、以及雲端等。」

還有比較有意思的剪輯圖片軟體Adobe Photoshop或Instagram攝影創意課程。

除了NTUC LearningHub之外,MOOC、Coursera、甚至B站等也是學習的好去處,比如Python,R語言,Stata的學習等。

小白說,每次上班上到很忙很累的時候,心裡會有點百感交集。一方面覺得工作很辛苦,另一方面覺得在現在大環境下能有一份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工作真的很難得,畢竟還有人面臨著失業,畢業生找工作無門也十分艱難。

「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化,當然也不會一直變好。我能看到的今天,不意味著明天也是這樣。這樣時常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一種危機感,當下可能會因為疫情我的工作有調整有波動,那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的崗位會不會被取代,未來經濟形勢的變化會不會讓我也面臨失業的風險?」

苟日新,日日新。焦慮是當下年輕人的常態,即使離開了校園,這種危機感也促使著我自己不斷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學習。這種看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也是一種平復危機感和焦慮感的過程。

話題討論

一場疫情,全面且迅速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這屆畢業生似乎仍逃不開年復一年的「最難畢業季」。如何充分利用寶貴的時間,疫情下的畢業季是挑戰還是機遇,往往在於個人的選擇與能力。

提高廚藝去感受生活,與舍友互相了解增進友誼,多多健身保持健康,遺憾沒能見到自己想見的人,工作帶來的危機感等等,都是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故事和思考。

我們也想聽聽這次疫情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和哪些思考。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420次閱讀
一夜爆紅!新加坡總統替身帥到刷屏,33萬人圍觀求姓名
2025年06月29日   •   2907次閱讀
新加坡PR「速批秘籍」大公開!這些隱藏加分項讓你申請快人一步!
2025年06月28日   •   256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