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那些你叫不出名字的新加坡傳統糕點都是啥

2019年10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糕點的品種非常多樣化。(HarriAnns)

每經過傳統糕點店,看著色彩繽紛的糕點,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來,想挑幾個買來吃,可怎麼也想不起這些長得像「孿生兄弟」的糕點叫什麼名字,或者根本就不認識它,更不知裡頭都是什麼餡兒。心裡猶豫有一萬匹馬在奔騰,最後只好用手指點這個那個買下來,或者是收起口水離開糕點店。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寫照吧?

新加坡的kueh糕點不勝枚舉。(Lee Xin Li)

剛到本地的新移民或遊客肯定更是看傻眼,心裡有點忐忑、彆扭地叫著」Ondeh Ondeh」、「Kueh Lapis」一堆自己都不懂什麼意思的糕點。

希望紅螞蟻這份指南,可以解開你的疑惑,蟻粉們下次就可以更優雅地下單了。

首先,Kueh是糕或粿的意思。

Kueh Lapis(九層糕)

(聯合早報)

這個應該是蟻粉最熟悉的糕點,也是旅客必買的伴手禮之一。

「Lapis」是多層的意思。九層糕早期被華人用作祭祀品,九層糕一層層地疊高起來,具有「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其「九」具有「長長久久」的好兆頭而成為受歡迎的祭祀品。

六十年代以前,九層糕都是家庭式生產。其制工繁複,單單是磨米漿和自製天然色素就已大費周章。之後,還要在炭爐邊塗九層,蒸九層,竹籠蒸製數小時,才算完工。早年的天然色素全榨取自樹葉汁和種子,因此顏色不多,九層糕多製成「紅白相間」兩個顏色。

九層糕源自福建。華人移民到南洋,福建的傳統糕點很早就在東南亞的華僑社會流傳。土生華人也傳承了福建的飲食習俗,雖然福建、娘惹習俗同源,但九層糕經過娘惹的巧手精製,無論是外形和口味上都勝人一籌,以「五顏六色」的賣相,軟滑香潤」的口味聞名,成為南洋糕點的代表。

最大的特色是,娘惹族在每一層米漿中加入五顏六色的天然色素,如取自班蘭葉汁的「綠色」,蝶豆花汁的「藍色」,紅花或種子的「紅色」。心存疑慮的蟻粉們可以放心食用了。

娘惹族也習慣在糕點中加入椰漿來增加香味,以「色香味俱全」的九層糕稱著,成為新加坡「人氣」最旺的糕點。至今,連馬來族也把九層糕當成婚宴上的迎賓糕點,驚人地搶手。

Putri Salat (斑蘭椰香糯米蒸糕)

(網際網路)

這個糕點的模樣,蟻粉應該不陌生,但它的名字可能就不太記得了。

這道糕點有許多別名,kueh salat、putri salat 和 seri muka。 Putri Salat 是由糯米、椰漿、班蘭汁、雞蛋、奶油等材料製成,上層是綿密香甜的斑蘭糕,下層則是糯米飯。

娘惹版本的糯米飯則呈藍色,這是由於加入了蝶豆花的緣故。而另一個名為 putri salat sago 則是用西米取代糯米製成糕點的底部。就是上層或下層換個味道就能成為一個新的甜點。

蝶豆花。(網際網路)

蝶豆花就長上面這個樣子。蝶豆花屬於東南亞普遍可尋的花類,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不過野生的目前在本地比較難找到。

萊佛士糖尿病和內分泌醫療中心的主任營養師謝慧鍶說,根據「International Food Research Journal」研究,蝶豆花含具有抗氧化的酚化合物,而蝶豆花也常用於印度阿育吠陀療法。

她指出,

蝶豆花在傳統上被當做自然染料,用來製作糕點,在泰國做成飲料,或是在緬甸用在食物中。但蝶豆花跟其他認識不多的食材一樣,仍然有許多未知性質,建議老人、小孩、病人和孕婦避開或限量食用。

Kueh Koci (三角椰絲糕)

(網際網路)

Koci是用糯米粉製成的馬來餃子,塞滿椰子餡和棕櫚糖。 糙米的黑色象徵著死亡,而甜蜜的內陷代表復活,歐亞裔通常在復活節前吃。不過在新加坡,這種小吃可以隨時食用。

Kueh Abok Abok (錐型西米蒸糕)

(網際網路)

這個筒狀蒸糕做法較為簡單。先是將西米混合椰絲和鹽,再放在芭蕉葉上,撒上椰糖後並將芭蕉葉捲成筒狀,以牙籤固定形狀再拿去蒸,融化後的椰汁滲入西米里,齒頰留香。

Kueh Lopes (三角糯米糕 )

(網際網路)

三角糯米糕是很常見的馬來糕粿,但很少人曉得這道糕點的製作時間需要至少七小時,包括浸糯米(三小時)、用芭蕉葉裹成三角形後再煮四小時。品嘗三角糯米糕時,是以椰絲和椰糖漿一起食用,蟻粉在吃的時候還可以嗅到芭蕉葉的獨特香氣。

Ondeh Ondeh(椰絲糯米糍)

(網際網路)

椰絲糯米糍,簡稱椰絲球,是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傳統甜點之一,發源於爪哇島。此糕點使用糯米製成外皮,內部的液狀餡料就是融化的椰糖。傳統的做法是將塊狀椰糖放進糯米糰上,裹住後再揉成圓形,然後放入水裡煮熟之後,再沾上早已刨好的椰絲。其綠色的表皮是因為使用班蘭葉的汁液染制而成,口感就像爆漿的湯圓。目前市場上也開始售賣一些在糯米粉內摻雜蕃薯泥,製成橘色、黃色或紫色的椰絲球。

Kuih Bangkit(萬吉糕)

(聯合早報)

是的,這個甜食跟其中一個輕軌(LRT)站同名,都叫Bangkit。言歸正傳,許多人愛吃萬吉糕,是因為它淡淡的椰香及酥酥脆脆的口感,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一塊優質好吃的萬吉糕含在口裡應該是粉密但不沾嘴唇和牙齒。和黃梨撻一樣,萬吉糕同屬馬來人的糕餅。

白色的萬吉糕有花形,動物形狀等。華人也很愛買這個甜點當新年零嘴,他們會在花芯或動物的眼睛點上紅點,讓它更能散發出新年的喜慶氣息。

嘟嘟糕(Tutu Kueh )

(海峽時報)

這熱騰騰的嘟嘟糕是將粘米粉和餡料填在花形狀的模具里蒸熟而成。傳統的嘟嘟糕以花生、椰絲或椰糖做餡料。如今,嘟嘟糕也有了不同的新口味,包括巧克力和草莓餡,或者無餡料Kosong口味。

早期的嘟嘟糕是用燒火炭的蒸鍋製作的。在製作的當兒,蒸鍋會發出嘟嘟聲,所以這款糕點便叫做「嘟嘟糕」。

Kueh Kapit(香脆蛋卷)

(網際網路)

Kueh Kapit是華人新年裡最少不了的年餅之一,它的中文譯名通常寫作「粿加必」,廣東人則把它念成「貴夾啤」(粵語)。

有網上資料說Kueh Kapit源自中國古代的蛋卷,宋朝時候軍隊之間曾經以密函卷在蛋卷里,暗地傳遞軍情,結果成功擊退了蒙古大軍的侵略……這不是月餅傳奇的變調嗎?

別急……還有下文:後來蛋卷便演化成我們現在的Kueh Kapit ,那些遭到父母反對的南洋戀人便借鏡古法,藉此浪漫的「秘密工具」互傳情信,所以即有了Love Letter「情書」這暱稱。

「粿夾必」 原是新馬地區一種傳統的娘惹糕點。馬來話Kapit是夾的意思,當薄薄的一層麵糊倒在特製長柄的圓形餅模的一邊時,另側必須馬上蓋合夾緊,然後置放在炭火上翻轉烘烤;由於銅模兩面都刻有花鳥圖案,一面代表峇峇,背面就是娘惹, 「Kapit」 一起,製成的薄餅就像烙上美麗指紋般的圓形情書,或卷或折,都是篇篇美麗的「情書」。

Ang Ku Kueh (紅龜粿)

紅龜粿已不再只有紅色。(聯合早報檔案照)

紅龜粿是傳統民間糕粿食物。扁平約巴掌大小,紅色外壓龜印內包餡(花生、綠豆、蓮蓉等),再以植物葉為墊。

製作方法是把捏好的糯米包上餡料,往龜印上一扣壓,一個布滿花紋的「龜糕」就成形了,龜糕在閩南的一些祭祀節日上很盛行。

除了當作日常點心,也常用於節慶或拜拜、祝壽場面,取龜壽綿延之意。糕粿形狀多以「圓」為主,取團圓和諧之意。比如小孩滿月時人們吃的紅龜粿,會按嬰兒性別分為兩種。若是女孩,就吃有花紋的紅龜粿;若是男孩,紅龜粿的表面則是光滑的。

Soon Kueh (筍粿)

(聯合晚報)

終於來些鹹食了,這個是潮州人的小吃。因為潮州地區盛產竹筍,因而把筍做成小吃。而這道美食也隨著潮州人當年下南洋時帶到本地。食筍粿則寓有生活節節高、美滿幸福之意。

而在新馬一帶,幾乎每個小販中心或是食閣都能找到。

Peng kueh (飯粿)

本地傳統糕點店「寶洲」的潮州飯粿。(聯合早報)

這個長得像紅桃的粿,又名紅桃粿。桃果象徵長壽,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壽的願望。潮汕家庭婦女,一般都能掌握這類食品工藝,內陷一般是糯米、香菇和花生。

這個糕點也像其他的一樣,隨著華人南下,在東南亞的華僑社會流傳。所以蟻粉也可以在熟食中心和食閣里隨時買到。

水粿(Chwee Kueh)

位於中峇魯熟食中心的「楗柏水粿」。(我報)

水粿用白米磨成漿製成的粉圓,放在特定的模子蒸成形。餡料用菜脯、蔥、蝦米、辣椒煮成,吃的時候再加上一些菜脯或辣椒,通常都是作為早餐或下午茶。

水粿是源自廣東潮汕的傳統小吃,也在新馬一帶流行,是一個隨手就能點到小吃。

其實,新馬一帶的糕點五花八門而且歷史悠久,要一一介紹,恐怕說上一天都講不完。不過,蟻粉有了這份糕點指南,出門點糕點基本上是沒問題了。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8037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