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加坡的話,相信大部分都不會覺得陌生。首先新加坡是一個已開發國家,在上個世紀新加坡就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上比絕大部分國家都要強。所以那時候知道新加坡這個國家的人,自然就比較多了。其次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很多的國家,多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滿大街都是。

據了解目前新加坡的人口組成是,74.2%的華人,13.3%的馬來族,9.1%的印度裔以及3.4%的歐洲人。而新加坡的總人口是564萬,如果這樣算下來的話那新加坡將近有360萬的華人。而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廣東人跟福建人。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當地的華人這麼多,為什麼還不將漢語當工作語言?雖然說漢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但目前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卻還是英語。其實這個問題,很多年前新加坡的外國元首李光耀就解釋過。

漢語不能成為工作語言一共有3點,首先是民族團結問題。雖然說華人占到7成,但要是將漢語作為工作語言的話。那勢必會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滿,而新加坡剛剛建國的時候各方面又不穩定,因此只能把英語當作工作語言。

其次就是學習難度,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英語很難。但事實上在外國人看來,漢語比英語難多了。雖然說新加坡有很多華人,但真正懂漢語的人並不多,因此他們最終還是選擇英語作為工作語言。

最後就是經濟發展需要,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國家,面積甚至比中國香港還要小。它想要更好的發展經濟,那就必須跟國際對接。而英語又是全世界普及的語言,所以說使用英語會方便很多。

也正是因為當年的這個決定,讓新加坡連續繁華了幾十年。即使到今天,新加坡在國際上也還是有一定的地位。「2019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新加坡排名第一,當地的人類發展指數高達0.925。

對此有的網友說:漢語才是最先進,詞彙量最多最豐富,表達最清晰,最清楚,最優秀的獨一無二語言。英語的話只是因為用的國家多而已,但我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用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