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腎臟基金會:若不做出改變 洗腎中心恐供不應求

全國腎臟基金會旗下有41間洗腎中心。(圖:CNA)
全國腎臟基金會(NKF)表示,本地有超過 30萬人患有慢性腎病,且有至少另外 20萬人可能還未發現自己有腎病。如果不改變現狀,洗腎中心恐怕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四年前,當護士尚蒂尼(Shanthini)開始在全國腎臟基金會的洗腎中心工作時,該中心只有半數的病人。如今,洗腎中心幾乎已額滿。
洗腎申請較五年前倍增
基金會醫療總監 Jason Choo 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基金會旗下有 41 個中心,每個月都會收到約 100 份新申請,比五年前多出一倍。
我國目前約有 9000 名腎衰竭患者,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另外還有超過 30萬人患有慢性腎病 ,也就是腎衰竭的前兆。
陳篤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 Yeo See Cheng 表示,在十個前來診斷的病人中,估計有五到七人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腎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慢性腎病將發展為腎衰竭。
Jason Choo說:「就患者人數而言,我們已經到了臨界點,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如果沒有任何變化,洗腎中心將沒有能力接納新病患,我們需要在每個組屋區設立透析中心。」
如何診斷「隱形殺手」?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是導致慢性腎病的最常見因素,其他因素包括高血壓、炎症和遺傳因素。
Yeo See Cheng透露,在他所見過的病患中,約有三分之一直到為時已晚才知道自己的腎臟狀況不佳。他們通常到急診室尋求治療,一般症狀包括雙腿腫或肚子癢。
到那時,患者的腎臟通常已處於衰竭的邊緣,損害無可逆轉,只能立即進行洗腎療程。除非患者進行腎臟移植,否則必須終生洗腎。
新加坡中央醫院高級顧問 Tan Chieh Suai 表示,對付這個「隱形殺手」的唯一方法是通過體檢。
「大多數時候,人們知道的常規體檢包括膽固醇和糖尿病。但是血糖或膽固醇水平正常並不意味著你的腎臟是健康的。」
他指出,尿液檢測可以測出血液或蛋白質,以檢查腎臟的過濾功能是否受到影響。透過血液檢測也可測出肌酐(creatinine),也就是體內毒素的指標,以檢查腎臟功能是否良好。
杜克-新加坡國大醫學院院長兼全國腎臟基金會醫療諮詢委員會主席科夫曼(Thomas M Coffman )表示,如果在慢性腎病早期階段就開始進行藥物治療,將有助於增強腎臟功能,甚至延緩疾病的進展,進而延遲洗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