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吉坊巴剎的魚販吳小妹說,下來這一兩周才是白肚魚最肥美的時候,她從印尼蘇卡島進貨,讓顧客們一飽口福。(聯合早報圖)
(新加坡訊)每逢農曆新年,不少新加坡家庭都會購買俗稱「發財魚」的白肚魚招待親朋好友討個好彩頭,但早前在市面上售賣的白肚魚,不論魚腹里的魚白或魚卵,肥美程度都不比往年。
《聯合早報》近日接到讀者反饋,指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市面上售賣的白肚魚,無論魚白魚卵的質量,還是肉質的鮮美程度都不比往年。記者走訪巴剎時發現巴剎雖然還可買到白肚魚,但售賣白肚魚的攤位不多。
魚販吳小妹(61歲)受訪時說,今年的農曆新年來得早,當時的白肚魚僅有「七分飽滿」,最好吃的時候現在才剛剛開始,接下來兩周是魚白魚卵多,肉質最鮮美的時候。吳小妹說,不少熟客近幾日在打聽白肚魚的行情,她會從印尼蘇卡島進貨,讓顧客一飽口福。
另一名魚販鄭德文(58歲)說,顧客可在2月底前吃到最美味的白肚魚。他說,新年期間白肚魚的價格一度賣到一公斤30多元(新幣,下同),過完年後的價格則已下調到大約25元。
新加坡魚商總會主席洪維恩受訪時說,氣候因素會對白肚魚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加上今年農曆新年期間還不是白肚魚的飽滿期,顧客才會留下「不如往年」的印象。
他說,從月中到月底的白肚魚品質會更好,至於產量的多寡和價格,最終還是取決於天氣。
洪維恩指出,白肚魚的產地很多,其中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和中國等地,來自不同產地的白肚魚價格也不同。「以印尼白肚魚為例,每公斤的售價是介於20元到50元之間,如果正值時令產量減少,價格可能更貴。
顧客李明秀(56歲)受訪時說,不少華人家庭喜歡在過年期間吃白肚魚,討個好彩頭,寓意新的一年財源滾滾。現在年已過,她已沒有興致再買白肚魚了。
林阿蘭(91歲)則說,饕客都知道過年期間的白肚魚味道最佳,既然接下來幾周的白肚魚特別肥美,自己當然還是會捧場。
白肚魚俗稱「發財魚」,這源自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一個民間傳說。
相傳新加坡潮州商人鄭鏡鴻在除夕夜吃了白肚魚後發大財,從此潮州人競相跟吃,希望來年生意特別好,白肚魚自此也被稱為「發財魚」。
白肚魚又稱為印尼黃魚立,在馬來西亞南部海域及印尼廖內群島周圍都能找到它的蹤跡,但以蘇卡島的白肚魚肉質最豐盈。
海草是白肚魚的主要食物,因此充足的雨水讓海草長得更好,白肚魚肉也更加肥美。
如果不到交配季節,白肚魚的魚肉會帶有苦味,味道和鮮美程度都會大打折扣。
白肚魚交配季節一般在農曆新年前後,這個時間的白肚魚味道鮮美,魚白和魚卵飽滿,也因此得名「拜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