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公眾接到衛生部官方號碼發來的健康風險警告,但簡訊中的收信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卻不是自己,不知是否是新的詐騙手法。
據了解,這可能只是追蹤工作上出現的數據輸入問題。
《聯合早報》前天(1月29日)接到讀者來函,有公眾連續幾次接到發錯對象的健康風險警告(HRW),以為是想冒充衛生部的詐騙簡訊。但讀者查了簡訊來源後,卻發現簡訊的確來自當局,是由之前發出冠病疫苗接種邀約的號碼所發送。
簡訊會以收信人的姓名和身份證最後三個號碼及字母開頭,之後提到收信人必須接受隔離和提交抗原快速檢測(ART)結果的要求。
簡訊中也提到:「若你不是這則簡訊中所提到的收信人,或已在履行傳染病法令下的其他通知,請忽視、刪除和不要轉發此簡訊。」
據了解,確診病例須向衛生部提供家屬或密切接觸者的聯絡號碼,有時會輸入錯的號碼,也有人更換電話號碼後,卻沒更新註冊於合力追蹤器的手機號碼。這會導致衛生部進行追蹤工作時,把信息發錯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