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網站的最新數據,新加坡5月的入境旅客達111萬人次,已經恢復至2019年疫前的約74.5%。
入境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亞旅客,共計18萬3760人次,印度排第二,約13萬零440人次,馬來西亞位居第三,約9萬8350人次,中國排第四,約9萬5610人次,澳洲排第五,約7萬9700人次。

國際航班逐步恢復
入境新加坡的中國旅客創新高
5月人境新加坡的中國旅客是中國今年初重開國門以來的新高。
2023年3月和4月,根據人境旅客人次計算,澳洲是新加坡第四大旅客來源地,中國排第五。中國在5月反超澳大利亞成為新加坡第四大旅客來源地。
自今年1月起,從中國出發的國際航班動力逐步復甦,加上中國五一勞動節的五天連休,帶動了中國出境人潮。

中國航空公司在今年4月和5月間增加了約65萬個國際航班座位,促使5月的國際航班座位量達366萬2039個,是疫前同期的約42%。5月從中國飛往新加坡的飛機座位共計19萬3783個,是2019年同期的約50.9%
過去幾個月,到訪新加城的中國旅遊團以商務旅遊居多。估計今年7月和8月,來自中國的旅遊團會顯著增加,接下來會看到比較多親子團和遊學團。
逗留新加坡的時間更長出訪理由變多
入境新加坡的旅客平均停留約3.85天。在五大旅客來源地中,印度旅客在新加坡停留時間最久,平均約6.67天,疫情前為5.77天;中國旅客排第二,平均停留4.82天,疫情前為2.75天。與疫前的2019年5月相比,他們如今在新加坡逗留的時間更長。
很多旅客訪新不只是為了休閒旅遊,而是把會議、拜訪親人或出席活動。來的理由變多了,逗留的時間也更長。這對新加坡算是好事,因為旅客在這裡的消費也可能多一些,可以刺激旅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