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紀念「心臟工程」活動今年邁入第10屆,新加坡心臟基金從本月起為宿舍業者及客工提供心肺復甦課程,預計可惠及超過2000名客工。
前天(16日)是世界救心日(World Restart a Heart Day),根據2020年的生死註冊局數據,本地每年有超過6200起心血管死亡案例,2020年共有超過6900起。當中,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學院發現與工作相關的心血管死亡案例增加,從2012年的26起增至2017年的68起。
在宿舍急救人員計劃下,人力部屬下的保障、關懷與接觸(ACE)小組將和新加坡宿舍協會(DASL)及新加坡心臟基金等心肺復甦術(CPR)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培訓中心合作,讓客工、宿舍業者及前線人員具備必要的救命術,並能及時應對任何宿舍內發生的心臟驟停事故。
基金下來兩年每月將請24名來自一個宿舍的ACE之友(FACE)聯絡網客工及宿舍運營商參與長達一小時的心肺復甦課程,通過教育與培訓。
新加坡心臟基金今天舉行第10屆的「心臟工程」(Project Heart)活動,衛生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參加活動時,強烈鼓勵僱主讓員工參與心肺復甦術和自動體外除顫器培訓,並且在工作場所安置足夠的自動體外除顫器,把除顫器登記於自動體外除顫器登記處(R-AEDi),讓員工在必要時能及時找到最靠近的急救設備地點。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但所有人卻能成為急救人員。」
配合今年的「心臟工程」活動,新加坡心臟基金也舉行了一小時的免費重啟心臟線上課程,超過400名公眾報名參與,由基金的培訓師教導他們如何利用廁紙卷、衣服及毛巾製作訓練模型(manikin)訓練按壓胸口。
為了應付疫情限制,重啟心臟線上課程自去年10月展開,如今已吸引超過1300人參加。參與者不會獲得認證,但課程可讓公眾了解基本救人技巧,包括手的正確位置及按壓深度與速度,確保疫情仍不妨礙施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