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防疫策略,在慢慢轉變,從目前的關注病例數,慢慢轉為關注重症感染者。這個判斷來自以下幾個證據:
1,早報的疫情圖表,從一直以來的「新增病例圖表」,增加了一個「重症&吸氧人數圖表」;
2,衛生部的的「新冠實時監測系統」,2021年4月以來的病例症狀分析:無論是否打疫苗,超過90%的感染者都是無症狀;
3,財政部長黃徇財6月10日表示「新冠可能變成地方性流行病,新加坡要調整,只關注重症病人」
4,走在前面其他國家的經驗
1,早報的疫情圖表,從一直以來的「新增病例圖表」,增加了一個「重症&吸氧人數圖表」;

6月1日,疫情圖表還是只有一個單日病例

6月10日,增加了「加護病房&輸氧病例人數圖」
2,衛生部的的「新冠實時監測系統」,2021年4月以來的病例症狀分析:無論是否打疫苗,超過90%的感染者都是無症狀;

(資料來源:新加坡衛生部新冠信息網頁,2021年6月17日數據*)
上圖顯示,完成疫苗接種後,98.6%的感染者無症狀或者輕微症狀,1.4%的人需要吸氧,無人需要加護病房,無人死亡;
部分免疫時(只接種一針,或者第二針後14天內),93.6%的感染者無症狀或者輕微症狀,5.1%的人需要吸氧,1.3%需要加護病房,無人死亡;
未接種疫苗時,90.8%的感染者無症狀或者輕微症狀,7.3%的人需要吸氧,1.1%需要加護病房,0.8%死亡;
從圖上看,從今年4月以來,新冠感染者大部分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打了疫苗之後,重症比例再進一步降低。
* 數據來自新加坡的實時統計,因為環境,天氣,人口,醫療手段不同,未必能代表其他國家和人群的症狀比例。
點評:好多朋友看來這個圖之後,都批評衛生部這個圖表有失水準:「這圖做的不好,一大片綠,打不打疫苗都看不出來啥區別。應該放大吸氧/加護病房/死亡那部分。」
——就這樣,這圖成功讓廣大群眾自發要求關注重症感染者。
3,財政部長黃徇財6月10日表示新冠變成地方性流行病,新加坡要調整,只關注重症病人」

黃部長示範,自己動手檢測新冠
「以後的做法將不再是查出每一個受感染的病例。就算接種了疫苗,也很有可能受感染,但這種突破性感染只會導致輕微症狀,甚至沒有症狀。處理這種病例,我們需要不同的程序。」 「許多人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他們已經隔離。重要的是臨床治療的效果。」 - 黃循財,2021年6月10,引自聯合早報20100611
4,走在前面其他國家的經驗
另外其他一些疫情發展快或/和疫苗接種快的國家,已經初步證明,通過越來越多的人獲得免疫力,新冠帶來的危害逐漸減小,可能逐步變到流感甚至普通感冒的程度。其他國家的經驗,可能也提供了借鑑意義。

新加坡的疫苗接種進度(2021年6月9日)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新加坡慢慢調整策略,準備放鬆無症狀/輕症狀感染者(甚至把一部分的檢測都交給公眾自己完成,藥店買簡易試劑,自己檢測),公共資源用於關注重症。
人生長樂,天下太平
作者簡介:陳廣博士為分子病毒學專業博士,主要從事冠狀病毒和其他流行病的研究工作。陳博士先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加坡中央醫院,蘭州大學等科研/醫療機構學習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