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冠病疫苗接種程序的人士仍會感染冠病,接種疫苗意義何在?新加坡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指出,接種疫苗可「將嚴重疾病變為輕度疾病」,再將輕度疾病變為無症狀疾病,人民有「責任」預防需要供氧或重症監護的嚴重感染症狀。
他提醒,接種疫苗可保護民眾倘若確診只會出現非常輕微或無症狀,助確保醫療系統正常運作,不會「超過負荷」。
亞洲新聞台(CNA)引述新加坡英語時事節目《Talking Point》主持人徐秀盈採訪多名傳染病專家,為民眾解答接種疑問。

有關事先服用止痛退燒藥(Paracetamol)是否有效預防接種後的發燒副作用的疑問,萊佛士醫療集團內科醫生曾憲超提醒民眾,此舉不能預防接種後發燒,且也不建議在沒有症狀前服用該藥物。
曾憲超提醒,慢性酒精中毒「肯定」會影響個人免疫系統並「削弱個人對冠病的免疫力」, 但「一兩杯酒」不會影響個人免疫力或疫苗的功效。
至於疫苗劑量越高,會否導致更多副作用,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興傳染病項目副主任黃英勇教授披露,目前臨床試驗第三階段數據顯示,看似這樣,而接種美國莫德納疫苗的疲勞和發燒等副作用,較接種輝瑞疫苗者更常見。
「但我們不能確定這完全是由劑量造成。」
曾憲超也說,接種疫苗前一天做運動,不會助提高自身免疫力和疫苗效用,反而部分人若在接種隔日繼續更多劇烈運動和感到不適,會導致免疫力「比平時更差。」
他奉勸,定期運動、健康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睡眠,才有助最大限度提高疫苗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