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被公認為全球的商業中心,擁有發達的金融體系,大約有2.6萬個國際公司立足了新加坡,三分之一的財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這裡不僅僅是美國,歐洲跨國企業設立亞洲總部的首選地,也是亞洲公司進軍全球市場的平台。


在這片文章里,將為大家梳理新加坡不同類型公司類型以及架構,讓大家對設立公司有更全面的了解。
新加坡公司的優勢

全球最低稅賦國家之一,豁免資本收益稅,僅17%企業所得稅,且離岸業務所得的利潤,在不匯入新加坡境內的情況下,不需要繳納任何稅項
每年只需遞交周年報表和經當地會計師審計的帳目
獲豁免的私人公司年度內收入若不超過五百萬新元,該年度帳目則無需審計
與多國簽訂投資和雙重課稅保護條約
無外匯管制,容易募集資金
政治,經濟和貿易環境穩定
新加坡投資設立企業的形式主要有:
- 新加坡本地企業類別:
私人有限公司
公共有限公司
公共擔保公司
獨資企業
各種合夥企業
- 外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企業:可以選擇開設辦事處,分公司等
涉及新加坡主體的常用公司架構主要有:
獨資/合資架構
代表處/分公司架構
投資控股公司架構
跨境貿易公司架構
VIE紅籌架構
代幣發行架構
非盈利慈善機構
無形資產(智慧財產權)持有架構
資產管理架構
資產傳承架構(信託)
註冊條件
至少1名自然人股東,其他可謂法人股東持股
至少1名本地董事(為新加坡公民,持有永久居民或僱傭通行證)
必須委託1名合格公司秘書
本地公司註冊地址
註冊股本為最低1新幣,最少1股,不必實際資本到位
私人有限公司

在新加坡註冊成立私人有限公司,是許多中小型實體業務的首選,它具有以下優勢。
股東對於超出所出資股本的公司債務並不負有責任。
公司股份屬於有限的一群人,通常是幾個個人或企業實體,一般不面向公眾。
可輕鬆轉讓股份
籌集資本的方法較為簡單
私人有限公司擁有比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更好的信用形象,投資者對於成為該公司的一部分通常顯示出更大的興趣
獲得稅收豁免的機會
根據新創公司免稅計劃 (Tax Exemption Scheme for New Start-Up Companies),在前三年,合資格的公司前10萬新元的正常應徵稅收入被全額免稅,之後 20萬新元的正常應徵稅收入的一半予以免稅。

但同時,註冊私人有限公司,需要考慮一下因素:
1. 獨立於成員和董事的法律實體
2. 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或被起訴
3. 可以擁有以公司名稱冠名的財產
4. 成員對公司的債務和損失不負個人責任。
公共有限公司

不同於私人有限公司,公共有限公司的股份常常面向一般公眾。這些公司 會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股東至少為 50 人。 鑒於這些類型的公司一般涉及公眾,出台了更多的法規和條例,以避免壓榨和濫用公共資金。 公共有限公司最適合大型企業。
公共擔保有限公司

不同於私人有限公司和公共有限公司,此類公司主要出於非營利目的而設立。其從概念上來說屬於公共公司, 成立時遵循負債以成員對公司資產的出資額為限的原則,非盈利組織常常選擇這一類公司。
獨資企業

這是最簡單的公司類型,在新加坡將公司註冊為獨資企業最容易。
不過,考慮到像有限責任公司一樣,獨資企業的企業主被視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風險最大的方面。 因此,他們更容易遭受業務帶來的風險:
1. 不是獨立的法律實體
2. 業主有無限責任
3. 可以個人名義起訴或被起訴
4. 如果個人具有法律行為能力,可以擁有企業財產
5. 持有者個人對業務的債務和虧損負責。
個人資產和公司資產在企業主的名義之下,這意味著資產未得到保護。 如果公司負債,則從法律上來講,債權人有權將個人資產用於抵債。
此類公司最適合個體店主或單打獨鬥的創業者。 在進行註冊之前,務必要明確了解經營這樣的公司所涉及的風險。
合夥企業

合夥是一個由二至二十個合伙人組成的商業公司。一旦有超過二十個合作夥伴,該合夥企業必須根據「公司法」第50章的規定註冊為公司。需要考慮的風險為:
1.不是獨立的法律實體
2.合作夥伴有無限責任
3. 可以以公司名義起訴或被起訴
4. 不能擁有以公司名稱冠名的財產
5. 合伙人對合伙人的債務和其他合伙人所蒙受的損失負全部責任
合夥企業一共有三類, 分別為:
一般合夥
此類企業結構與獨資企業類似。 企業合伙人對企業負債和債務承擔個人責任。 合伙人共擔責任,合伙人要對另一位合伙人的行為負責。 一般合夥在新加坡並非最佳的企業結構, 因包含諸多風險。
有限合夥
在新加坡,這是最常見的公司合夥結構類型。這是因為負債以 公司的投資額為限。 因此,所有合伙人的個人資產所面臨的風險以合伙人的資產投資額為限。 不過, 合伙人不能管理企業。
有限責任合夥
基本上在此類結構中,註冊的有限責任合夥企業使合伙人能夠自由地經營企業以及為企業的管理做出貢獻。 此類公司帶來的好處與私人有限公司類似。 有限責任合夥最適合 專業人士聯合執業的企業。 此類結構要求事先做好大量組織和籌劃工作。 有鑒於此,通常需要律師來起草涉及的雙方之間的協議。

不同情形都有最適合的企業實體和結構。 例如,如果新加坡的本地人是唯一企業主,以及如果產品和服務不構成風險和負債,則獨資企業最適合新加坡的本地人。 如果您是一位專業人士,正在找幾位合伙人與您一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開辦企業,則可以考慮有限責任合夥。 私人有限公司是許多商業人士和創業者的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