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海峽時報
直到新加坡引入並完善了居家康復計劃及三級醫療程序後,情況才稍微得到改善。
新加坡經濟受到這些重創
作為一個外向經濟的國家,疫情讓新加坡2020年的經濟,萎縮了不止一點點。
整個財年,新加坡GDP同比實際縮減5.4%。這是新加坡自半個多世紀前獨立以來,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並且還是自2001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萎縮。

圖源:搜狐
疫情下,新加坡很多行業一片蕭肅。
餐飲業首當其衝,在過去近兩年時間裡,堂食限制和禁令,讓原本熱鬧的食閣人影稀少。

圖源:CNA
新加坡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遭重,聖淘沙的沙灘原本人聲鼎沸,但在疫情下萬籟俱寂。


疫情前(上圖)VS疫情中(下圖),圖源:TripAdvisor&AsiaOne
整個2021年,新加坡遊客總人數不過33萬人左右,不足疫情前的2%......
航空業也好不到哪兒去。新航統計數據顯示,2020/21財年,新航最終虧損42.7億新元,連續兩年出現虧損。
整個2021年,新航的銷售額只有38.15億新幣,同比減少76%。客運量也同比下跌了98%。

為減少成本不少飛機停在沙漠裡,圖源:Traveller.au
經濟創傷從失業率就能看出,無論是2020年還是2021年,居民和公民的失業率,比起疫情前的2019年都要高出不少。

圖源:新加坡人力部
新加坡動用大筆儲備金
2020年,為了保住大部分人民或者企業的飯碗,副總理王瑞傑在財政預算案上,宣布將動用國家儲備金提供援助計劃,減少他們的損失。

政府提供的部分援助計劃,圖源:8視界
這場大撒錢行動,幾乎人人都有份。(外籍員工也實際受益,不然公司可能會被迫裁員)
這兩年下來,政府拿出了723億新幣,用來支持各項援助計劃。
當然,儲備金的意義,就是為了幫助國家渡過危機。從這點上看,也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種種跡象都顯示,正如李顯龍總理所言,新加坡在這次疫情中,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的。
認錯、糾錯、多面、透明 新加坡的防疫之道
新加坡的防疫政策,似乎不斷處於一個試錯並且糾錯的狀態。
但是,新加坡政府在意識到自己犯下錯誤後,改正的時間非常快。最關鍵的是,是他們秉持著科學防疫的精神。
科學防疫之適時阻斷病毒傳播
最早期,在對未知病毒了解不足時,立馬推行阻斷措施。在儘量不影響經濟的情況下,新加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單日新增病例並不高。

2020年8月後的近一年單日新增幾乎不過百 在2021年5月期間,德爾塔病毒開始傳入新加坡後,政府立馬選擇回到「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禁止堂食,減少社交聚會人數。
防疫限制一直鬆鬆緊緊,雖然一直說「共存」,但新加坡政府沒有忘記,在必要的時候,哪怕犧牲經濟,也要控制住疫情傳播,保證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轉。

圖源:Financial Times
科學防疫之提高疫苗接種率
很早新加坡政府就認識到,高疫苗接種率,才是帶領國家走出疫情的關鍵。
因此,在新冠疫苗甚至還沒完成實驗並上市前,新加坡就和輝瑞、莫德納、科興等疫苗產商簽訂預購合同,提前購買疫苗,保證疫苗充足供應。
2020年12月,第一批輝瑞疫苗到貨,新加坡成為亞洲第一批拿到疫苗的國家。

輝瑞疫苗抵達新加坡,圖源:日經新聞
之後,新加坡馬不停蹄,根據需求的緊迫程度分階段地推行全民接種計劃。
雖然政府並不強制人們接種疫苗,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都是全球最前列的國家。

新加坡政府製作視頻並打廣告呼籲年長者接種疫苗
科學防疫之保護重要醫療資源
去年8月,在新加坡官宣 「共存」 後爆發的大規模社區病例,著實給了新加坡防疫工作一記悶棍。
衛生部長王乙康,曾當眾表示自己曾經錯誤估計了形勢。不過,在短期的出現醫療資源擠兌而產生的混亂後,新加坡引入了分級新冠醫療程序,讓大部分不太需要去醫院救治的無症狀及輕症患者在家休養。

這樣,有限的醫療資源,就能留給那些情況危急的患者。
另外,針對ICU加護病床可能不足的問題,政府也立馬開始建設更多的社區醫療/隔離設施,給那些症狀不嚴重,但卻需要照顧的人群。

圖源:海峽時報
高疫苗接種率、分級醫療程序以及根據情況增加醫療設施等幾記「重拳」,有些是政府提早就想到的,而有一些,則是在發現錯誤後,及時糾錯改正後的產物。
核心思想,還是根據需求和情況,通過循序漸進的防疫策略,進行科學防疫。
因此,雖然超百萬人口感染,但控制死亡人數上成果斐然。↓

重視確診患者的心理健康
另外一點是,新加坡從一開始,就格外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
很早之前,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組長黃循財,就表示「新加坡大部分人都會感染(新冠)」。
當時,有不少人或許都會認為,這是政府防疫不力而找的說詞。但實際上,政府希望大家不要歧視那些新冠確診者。
在政府引導的輿論風氣下,新加坡整個社會,不會對這些新冠確診者太過牴觸,因此,確診者也不會面臨太大心理壓力。
在傳播性超高的奧密克戎疫情下,新加坡社會依舊維持秩序,或許和這個有關。
時刻與公眾溝通
疫情下,為了讓大家知曉,新加坡政府從很早就開始向民眾描述「最壞情況」。
今年的這波奧密克戎疫情,衛生部長王乙康,曾向公眾坦言在達到峰值時,日增病例可能每日高達10000至15000起,也不排除突破這一預測範圍。

圖源:MCI
綜上所述,新加坡在過去兩年的新冠疫情中,處理方式被誇過也被罵過,也有付出代價。
但可貴的是一直實事求是,隨時根據病毒最新狀況、疫情形勢進行措施調整。
椰友們,你們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