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日前報道,截至3月29日,新加坡已有94萬人接種至少第一劑,占合適接種人口約19%;其中,37萬餘人已完成接種兩劑,占合適接種人口約9%。

由於疫苗供應至今順利,新加坡接種計劃部分提前,包括60歲至69歲人口比原定計劃提前兩周接種。三月下旬,開放45歲至59歲人員報名接種。
報名接種
3月24日,衛生部宣布45歲至59歲人員可以報名接種。當天我便上網報名了。

過了兩天,我接到衛生部的手機簡訊SMS,讓我選擇接種日期、時間、地點。我選了離我家不遠的豐加北民眾俱樂部接種中心。

我一看,第一劑、第二劑間隔時間是四周,看來是莫德納疫苗了。
我回到《新加坡眼》之前發過的文章一查,果然,豐加北民眾俱樂部接種中心是提供莫德納疫苗的四個接種中心之一。
接種流程第一步
4月1日,預約了接種當天,我提前半小時到了接種中心。工作人員告知,為了保持安全人際距離,必須到了預約時間才能進場。我於是到旁邊的食閣叫了杯茶坐等。
在接種之前不要空腹,要攝取足夠水分,否則接種之後較有可能暈倒。
到了預約時間,我順利進場。首先,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用NRIC身份證,外國人用長期證(EP、SP、WP、LTVP等)「驗明正身」。之後,坐下等候。
等候時,每人派發一個以英文、中文、馬來文、印度的淡米爾文(中國稱「泰米爾文)的接種說明。

(登記之後,坐在這裡等候。等候時,每人給一份疫苗接種說明書,可以閱讀。圖源:新加坡眼)
接種說明書介紹了即將注射的疫苗品牌、哪些人不宜接種、疫苗的成分等等,也列明了幾種副作用和如何應對,以及接種之後的注意事項等等。


接種流程第二步
等候時間很短,大概三四分鐘,就進到第二步,再次確認身份、地址、電話等個人信息,然後詢問幾個關鍵問題,包括:有無過敏史?是否在接受癌症治療?近期有無發熱等症狀?近期有無做過器官移植?是否在使用血液稀釋藥物,等等。
對後續這些醫療有關的問題,我的回答都是「無」。
這步驟很短,大概兩三分鐘。
接種流程第三步
接下來,工作人物引導我到「紅色椅子」。我剛坐下,戴著口罩的護士小妹又問了我與第二步幾乎一樣的問題,再次確認我的答案都是「無」之後,她從盒子裡取出了針筒。
然後問我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我答右撇子。她說,將在左臂注射,讓我把袖子擼高一點兒,並且提醒我這一兩天左手避免提重物。
然後她輕聲說:「一,二,三。」

注射了。時間是0847時,就在我預約時間17分鐘之後。
確實一點兒也不痛。
先前,我看到媒體採訪許多接種人員,幾乎每個都會說「不痛」。我就一直很不解,人們對接種的疑慮根本不在於痛不痛,而是在於是否安全、是否有效;痛不痛根本無關主旨,這麼多人一直在說「不痛」,是不是很無厘頭?
等到我自己接種了,我才明白為何大家都說不痛。
兩個原因。首先,確實,比較起其他藥物或疫苗注射,這個真是一點也不痛,據說是針頭細小且劑量少的緣故,於是,「不痛」成了最直接、最強烈的感覺。
其次,除非接種之後當即出現嚴重副作用,比如暈眩、頭疼、呼吸急促等,否則,接種人員唯一能感受的也就是痛不痛而已。
接種流程第四步
注射之後,護士小妹在我的卡上寫「0917時」,讓我到觀察區觀察30分鐘。工作人員說,如果有任何不舒服,馬上舉手,他們便會過來照應。

(在觀察區的人們。圖源:新加坡眼)

觀察區旁邊便是護理站,護理人員近在咫尺。如接種人員不適,護理人員會馬上過來。
接種流程第五步
觀察30分鐘結束。一切如常。到了0917時,一名護理人員走過來,問我有無異常,我回答「一切正常」。
於是,她讓我到「出院處」。

工作人員交代了幾個重點:
一、如果今天出現發熱、頭暈、頭疼,可以每六個小時服用一次班納杜,避免使用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
二、如果三四天仍感覺不舒服,去看醫生
三、如果左臂紅腫、發癢、紅腫,去看醫生
四、接下來兩天不要喝酒
五、左臂避免舉重物,側睡的話可以靠右
六、可以做不劇烈的運動
之後,工作人員給我安排第二劑接種,給了我預約卡。

預約卡上註明了幾種常見的副作用和應對方法,其中一個是手臂或頸部的淋巴腫脹,說是過幾天通常會自行好轉。
至此,第一劑接種順利完成,時間是0920時,耗時一小時不到,其中30分鐘是在觀察區的等候時間。一切井然有序。不知其他接種中心體驗是否如此。
大概十點多的時候,離注射已過去兩小時,左臂確實開始感覺酸,有點像擼了半小時鐵的感覺,倒是跟其他注射差不多。
到了下午三點左右,如果舉起左臂,酸痛感就很明顯了,感覺像左臂被人揍了幾拳。
接下來就看這幾天我會不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了……


(到了中午,TraceTogether 合力追逐APP和HealthHub上面都有本次接種的記錄了。)
繼續裸奔一個半月
由於注射的是莫德納疫苗,我的第二劑疫苗接種安排在28天後的4月29日。在注射第二劑疫苗之後,還需要約兩周時間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我最早得到五月中旬才具備免疫力,這是一個半月後的事了。
這一個半月內,我仍然是「裸奔」的。
再說了,莫德納疫苗的有效性為94%,誰說我就一定不會是那6%?
就算我是那94%,目前醫學證據是接種之後能有效避免感染、有效避免進入重症,並無證據說能有效不把病毒傳播出去。換句話說,我到時雖然可以自己避免感染,但我仍有可能把病毒往下傳播出去。 因此,即便已經接種,我還是得繼續遵守防疫措施——保持安全人際距離、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多的場合。
自身不合適接種的或是出於各種原因不願接種的,肯定有的;我有些朋友連流感疫苗都不願接種。還有另一些朋友則是擔心各大國之間只認自家的疫苗才豁免隔離,那麼自己可得考慮清楚要接種哪種疫苗;打A國疫苗,去B國怕不方便;打B國疫苗,去A國怕不方便;總不能左臂打A國疫苗,右臂打B國疫苗吧?
當然,還有一些人是在等其他疫苗獲准上市的。新加坡政府規定居民不能選擇疫苗種類,但沒有規定居民不能選擇接種中心。目前,不同的接種中心用的是不同疫苗。我判斷將來大機率仍是如此安排。 接種自願。我自己選擇接種,而且選擇儘早接種,一來是為了保護家裡小朋友,16歲以下少兒目前尚未有合適疫苗面市,儘管有些疫苗先行者已啟動嬰兒至少年的試驗;二來是為了保護自己,即便我是那6%,將來仍被感染了,但至少可以有效避免進入重症。
目前很多疫苗重症保護率都很高,包括北京科興疫苗,在土耳其得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重症保護率達百分百。

新加坡每百人已接種22.54劑
根據Our World in Data統計,新加坡截至3月29日每百人接種了22.54劑疫苗。亞洲國家與地區當中,以色列接種率最高,為每百人115.54劑。

在大中華區,中國大陸最高,為7.97,澳門特區、香港特區分別為7.31、6.54;台灣地區很低,為0.05。
東南亞地區普遍不高,印尼為3.94,馬來西亞1.92,菲律賓0.46,泰國0.15. 本地區的幾個大國也不高,印度4.57,澳洲2.34,日本很低,只有0.75。
英國每百人接種了50.85劑,美國是4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