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才受國際市場青睞 已婚者因孩子教育問題裹足不前

要到國外工作的父母往往會擔憂孩子將來的學業。(圖:Ili Nadhirah Mansor/TODAY)
政府日前發表攜手前進報告時鼓勵國人走出國門,人才招聘公司也說國際市場對本地員工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已婚的國人擔心一旦到外地工作,會影響孩子的教育,將來回到本地升學時會難以適應,希望政府在這方面能提供更多幫助。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報道,新加坡籍的Safira跟隨外派海外的丈夫長期在外國生活,多年來換了不少國家,孩子也在不同國度成長,2018年搬回來入讀小學四年級時,赫然發現孩子根本無法適應這裡的教育,兩年後的小學離校畢業考試更是一個痛苦的經歷。
Safira表示,孩子當年回來時對考試毫無概念,兩年後卻要應付畢業考,「坦白說,我當時很擔心」。
本地人才被認為「聰明能幹有幹勁」
受訪的人才招聘公司表示,本地員工確實相當受一些跨國公司的青睞,因為國人在國際人才市場上的聲譽是「聰明、能幹,也很有幹勁。」
人才獵頭公司Ethos BeathChapman Asia的執行長Richard Bradshaw說:「作為獵頭公司,只要看到有新加坡人說想回來,就會激起我們的興趣。」
他說:「『新加坡人回歸』(Returning Singaporean)是我們行內人常用的一句短語,可以看出多重視這些人的履歷。」
父母擔憂孩子的學業問題
不過,孩子將來如何適應本地的教育,是父母考慮是否要到外國工作的最大考量。
諮詢公司Career Agility International總裁Adrian Choo就透露:「七八歲以下的孩子基本上不會面對什麼問題,但臨近小六會考時需要回來參加考試,到時很多小孩子會發現跟不上進度。」
除了孩子的學業,一些受訪父母表示,結婚後考慮的事情多了。除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舉家搬遷到外國,無論是工作社交都要重新來過,都具一定的挑戰性。
建議校方為學生提供輔導
Safira建議教育部應該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幫助孩子融入本地的教育和校園生活。
她說,孩子在2018年回到本地後進入一所小學求學,但當時的他很緊張,她幾次要求學校提供輔導,但都被拒絕。「他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他們認為只有家庭有問題的孩子需要輔導,而我們這些從外國回來的沒必要接受輔導。」
Adrian Choo也提議,政府考慮取消從海外回國的孩童的小學畢業考試,畢竟他們長時間在外國接受不一樣的教育,回來後突然要面對競爭壓力,取消考試或許可以減輕制度對他們的衝擊,話雖如此,他坦言這個建議應該很難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