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預測,到2030年,除大中華區外,亞太地區45%的用戶將使用5G網絡,50%將使用4G網絡。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周四(7月24日)在新加坡數字國家峰會網站上發布了《2024年亞太移動經濟報告》,發現除大中華區外,亞太地區70%的移動設備用戶使用4G網絡,5G僅占10%,20%仍在使用2G或3G網絡。
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和韓國的整體通信技術應用較為成熟,各自的5G和4G使用率均超過90%,其中韓國的5G使用率最高(49%),而新加坡的5G使用量為29%,4G仍占大多數(66%)。

鑒於新加坡大多數用戶已經使用4G或5G網絡,新加坡三大行動網路運營商去年宣布,他們將在今年年底前終止3G服務,其中第一家將於本周四(8月1日)終止3G移動服務,新電信和星和準備從11月起終止3G服務。印度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表示,行動網路運營商需要確保剩餘的3G個人和企業電信用戶順利過渡到4G或5G網絡。
技術成熟國家發展速度將減緩 東南亞增長動力更強

GSMA估計,到2030年,新加坡等五個通信技術更成熟的亞太國家將擁有近3億5G用戶,占通信用戶總數的93%。然而,除大中華區(88%)、泰國(78%)和印度(49%)外,到2030年,亞太地區其他地區的整體5G採用率可能僅達到15%。
GSMA亞太區主管Julian Gorman在簡報會上表示,由於該地區通信技術使用的巨大差異,平均值並不具有代表性。由於移動設備使用的巨大差距,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落後了,但這意味著它們比成熟市場有更大的長期增長空間。預計到2030年,東南亞的平均移動數據使用量將比2023年高出3.5倍,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7倍),而一些南亞國家的使用量是2023年的三倍。
除大中華區外,亞太地區行動網路運營商的總收入達到1970億美元。GSMA智庫認為,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2270億美元,而同比增長預計將從2023年的3%下降到2030年的1.5%,資本支出與收入的比率將從19%逐漸下降到14%。
新科大舉辦5G無線接入網絡峰會 促進本地通信科技發展

為了全面推動本地5G和6G網絡的發展,新加坡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從2021年開始投資7000萬元,包括幫助新加坡理工大學建立一個開放的測試和集成中心。Smust於周三舉辦了首屆開放測試和集成中心全球峰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行業人士交流5G技術的最新成果,探討開放無線接入網絡(O-RAN)大規模推廣和商業化的可行性。資信媒體局商業科技組合助理局長王承慧在峰會上表示,早在2017年,當局就開始布局和建設5G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目前全島本地室外5G網絡覆蓋率已達到95%,提前實現了原定於2025年實現的目標。
開放式測試平台 讓5G技術觸達更多行業
資信媒體局商業科技組合助理局長王承慧說:「從2021年開始,政府計劃投資7000萬元,支持進行早期5G商業試驗的企業,並致力於開發一個開放的測試平台。」。談到開放式測試平台的作用,王成輝說:「一些中小企業可能不需要很多資金,但他們需要有實驗和創新的空間和機會,因此確保資源的普及可以使5G技術覆蓋更多的行業。
SMUST新科大舉辦的這次全球峰會,以開放式無線接入網絡為討論焦點,邀請美國、韓國、日本等國的O-RAN專家前來分享開發並測試無線接入網絡的經驗,包括各地開展O-RAN實驗室的成果、遇到的困難、做出的優化調整等。
*部分段落或圖片轉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