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香港剛通報當地出現首起人類感染B病毒(猴皰疹)!
患者確診前曾被當地野猴襲擊!
新加坡也有不少野猴,就在上周,本地才發生野猴咬人事件!(詳見下文)
醫生甚至發出警告,猴子或攜帶病毒,不要掉以輕心!
香港已經出現首起,那麼在新加坡呢?也會有感染風險麼?
香港首例人類患猴皰疹病危 新加坡
4月3日(周三),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發現首起人類感染猴皰疹病毒病例。
患者是一名37歲男子,過往健康狀態良好,也沒有其他病史。但近日突然莫名發燒、神智不清,被送往醫院急症室住院治療,情況危險。
醫院經過檢測該患者的腦脊液樣本,證實對猴B病毒呈陽性反應。

圖源:東方日報
根據其家屬的消息,2月下旬,患者曾經到訪香港金山郊野公園,接觸過野生猴子、被猴子襲擊受傷!
現在已經確認患者的病毒是因被猴抓傷導致。同時因為男子起初被抓傷,只是出現傷口紅腫。相隔近一個多月之後才出現發燒等症狀,拖延了治療時間,該男子送醫時已病危,目前暫無最新消息,猜測仍在搶救。

圖源:queen mary hospital | 僅示意
無獨有偶,香港男子病發送醫的同一天,新加坡本地也發生一起野猴襲人事件!
新加坡野猴襲人!有風險嗎?
4月3日,新加坡本地一名女子艾米(32歲,美容師)外出,到武吉班讓附近的策士納自然公園( Chestnut Nature Park ) 徒步。
當天上午她10點到公園,一直到下午1點左右準備回家時才發生事故。

圖源:worldpress
「我當時正要走下一段台階右手拿著一個塑料袋,裡面裝著一瓶水。我想喝水,從塑料袋裡拿出水瓶。」
就在這時,旁邊林子裡突然竄出一隻大猴子,飛出來一口咬住右臂,當場破皮出現傷痕。野猴露出獠牙,狀似兇狠。

圖源:my chiroy life
「事情發生得太快了!我覺得它可能是想搶我的水瓶或塑料袋。我被咬後,感覺手上非常疼,心裡也很害怕。
而且當時周圍沒有其他人,艾米說自己只能不斷揮舞右臂,才把猴子甩開。

圖源:amyhoang | 艾米的右臂可見咬得挺深
掙脫猴牙後,艾米連忙逃跑。
「我往前跑了好幾步,一邊轉過身回頭看,那隻大猴子還站在地上看著我,還對我露出獠牙,還是很兇的樣子。」
情形緊急下,艾米還注意到在大猴子後面還跟著三隻小猴子,猜測可能是一家四口。

圖源:amyhoang | 3隻小猴
艾米對自己遇襲被咬的事情十分不解。
「我什麼都沒做,不明白為什麼猴子會突然攻擊我,也許它是想找食物給孩子吃。」
艾米從公園出來後,立刻到附近的診所治療抓傷,醫生給她打了破傷風針。

圖源:新明日報 | 清理過傷口
「醫生讓我保持傷口的清潔也給了我藥膏和口服藥。我現在傷口還會痛,但不太影響日常生活。」
不過經此一事,她心有餘悸,感到後怕,表示自己不敢再去公園。

圖源見水印|這個公園也是熱門徒步地點
「我知道公園裡有猴子,但是我也沒有惹它們或要拍照。現在想想,如果咬的是我的臉,或者咬到小孩子,後果不堪設想。」
她建議大家平時還是遠離猴子,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圖源:Friends of Chestnut Nature Park
| 這個公園經常野猴出沒
此外,因香港才剛出現首例人類感染B病毒,女子的遭遇一公開就引來注意。
特別是她也是被野生猴子抓傷,那麼會有感染風險嗎?
根據本地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表示:
「這種病毒主要是由被猴子咬傷或抓傷而引起,人傳人情況非常罕見。就算被咬了,感染上B病毒也十分罕見,但如果真的感染了,病毒會影響神經系統。」

圖源:opindia
言下之意,這種病毒不容易感染人,但一旦感染,可能不是小病症。
本地康樂家庭醫學診所蕭頓藝醫生也說,野猴身上或攜帶病毒、細菌或寄生蟲,其唾液含有病毒。碰到不可掉以輕心。
新加坡未出現!曾有過人傳人 新加坡
目前,新加坡還沒有出現過B病毒(猴皰疹病毒)感染案例。
不過全球多地早前都有出現過確診患者,除了這次的香港首例。中國內地丶美國丶加拿大及日本等地發生。主要由猴子咬傷或抓傷引起,人傳人的情況十分罕見,但也有發生過。
上述香港男性患者是被野猴抓傷。而中國內地的首例是一名專門研究非人靈長類動物繁殖和實驗研究的53歲獸醫。

2021年3月4日和6日,該名男子解剖了2隻死猴,一個月後出現了噁心和嘔吐的症狀,隨後發燒並出現神經系統方面的症狀。患者曾在幾家醫院就診,最終於5月27日死亡。科研人員證實這是內地首例人類感染猴B病毒病例。
根據美疾控資料顯示,1932年以來B病毒感染者,全球僅錄50宗個案,其中有21人死亡。

圖源:researchgate
大多數患者都是被猴子咬傷或抓傷後感染病毒,尤其是猴子的組織或液體沾到破損的皮膚上(例如被針刺或割傷)時被感染。
人類感染猴皰疹嚴重嗎?
人類感染猴B病毒的典型症狀一般如下:
患處暴露1-3天後,被猴子抓傷/暴露部位出現紅腫、水皰損傷,之後開始出現發熱、肌肉痛、疲勞和頭痛的症狀。其他症狀還包括淋巴管炎、噁心、嘔吐和腹痛。
隨著病毒的擴散,中樞或外周神經系統也被感染的話,就會出現包括昏昏入睡及手腳麻痹、共濟失調、過高熱和躁動等症狀。如果引起嚴重腦炎,在破壞了腦部細胞後,死亡率將高達八成。

此外,B病毒潛伏期一般為五至二十一日,最長可達五周。
如果患者感染後沒有治療,死亡率也高達80%。且倖存者也會出現神經後遺症及進一步神經功能的惡化。
延遲治療也有很高的致死率風險。例如上述的香港男子,送醫時已「病危」。
那麼如果在外不甚被野猴抓傷,應該怎麼做?尤其是新加坡野猴也特別多......
不小心被野猴抓傷怎麼辦?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表示:有研究指B病毒可以在約5分鐘後進入人體細胞。
所以如果不幸被野猴抓傷,儘可能在5分鐘內清洗傷口,然後繼續用肥皂、清潔劑或碘酒清洗傷口15分鐘,最後再用乾淨的水沖洗傷口或區域15至20分鐘。這樣可減低感染病毒及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炎)的風險。

圖源:scmp
自己先做自救措施後,還要儘快求醫,最理想是72小時內獲處方抗病毒藥物。
新加坡康樂家庭醫學診所蕭頓藝醫生則建議:
「醫生會根據傷口的情況決定要不要打破傷風針。一般傷口在3天左右會有明顯的恢復跡象,若沒有,反而變得更痛或腫,就需要再看醫生。如果發燒或嘔吐也必須馬上就診。」
當然,除了被猴咬做補救,大家還可以多花點心思在如何不被猴咬的準備上。

圖源:NEA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提醒大家儘量避免帶塑料袋,猴子生性好奇,可能會被吸引過來扒拉袋子。
前面提到的策士納自然公園,新加坡本地很多人都愛去那徒步運動。有小夥伴分享經驗:
到野外公園的時候帶一把雨傘,可當「武器」,再找人結伴同行,人多動物也不敢靠近。
畢竟在新加坡,不止猴子多,其他野生動物也很多,比如蛇、山豬。
新加坡野猴野豬野蛇也多 新加坡
一般在新加坡自然公園內,都會有警示牌。
如策士納自然公園的路牌上,就有明確標註:不要喂食野猴↓


除了野猴以外,其他任何野生動物都不允許投喂。一來是避免把野生動物慣壞了,破壞覓食天性。二來遠離動物,也是保護人類自己。

不過在新加坡,有時候動物比人更本土。人只能學著跟野生動物「和平共處」。
比如野生猴子,偶爾出現在停車場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