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好幾天沒有見到3個孩子」新加坡女部長家也有這樣的煩惱!
為人父母並不容易,這一點我們都深有體會。一旦生了孩子,你的整個生活都將圍繞著他們,直到他們長大成人。
對於普通人來說,當父母已經很困難了,如果還身負重任、擔當要職,那麼育兒這項任務可能會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
最近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部長楊莉明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做母親的感受、以及對家人的感謝。

圖源:LinkedIn
讓我們走進楊莉明部長的人生
去看一看吧
母親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楊莉明的母親廖女士今年已經82歲了,她從20歲時就在新加坡警察部隊工作,生完孩子後仍然繼續工作,一直在警察部隊服務了超過25年。
除了楊莉明之外,廖女士還有兩個兒子。她坦率地表示,如果沒有母親(指的是楊莉明的外婆)的幫助,她將無法養育3個孩子。
廖女士的教養方式簡單直接。她會告訴孩子們自己對他們的要求,比如必須按時完成作業,否則就不能睡覺。
廖女士形容楊莉明是一位天生的領導者,沉著地領導著她的兩個兄弟。她總是很獨立,不需要大人過多操心。
楊莉明把這個歸功於她的母親,她說,媽媽以嚴格而堅定的養育方式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她還記得媽媽說過:「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圖源:MustShareNews
楊莉明的母親對孩子們的期望很簡單。她只希望他們好好學習,尊重自己,以後可以自食其力,因為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太好。
值得慶幸的是,她的3個孩子牢記了自己的囑咐,成長得很好。
孩子們明白媽媽的工作並不輕鬆,需要日夜輪班,所以他們會表現得非常貼心,為媽媽提供一個讓她在辛苦工作一天後可以好好回家休息的環境。
廖女士理解楊莉明作為國會政要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不想占用她太多的時間。

圖源:Mothership
楊莉明表示,媽媽一直支持她。當她懷頭胎時孕反嚴重,孕吐不停,她的母親並沒有覺得噁心,而是細心幫她清理,當時她感動落淚了。
她說,儘管她在30歲時成為了母親,但她意識到自己仍然需要母親的幫助和支持。
外婆是自己的偶像
因為母親的工作繁忙,楊莉明從15歲起才開始和她住在一起,在那之前她是由外婆帶大的。
自己的媽媽能夠幫忙照顧外孫,這也讓廖女士卸下了不少負擔。更棒的是,廖女士和母親的育兒方式完美契合。

圖源:MustShareNews
在楊莉明的眼裡,外婆是個既傳統又前衛的女性,非常好學。外婆當年沒機會上學,但會趁帶弟弟上學時,站在窗外聽老師講課。後來外婆結婚了,外公是一名中醫師,外婆就每天讀報紙,一天學10個詞,幫助丈夫經營醫館。
外婆一直保持著對學習的熱情,楊莉明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外婆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問她。
後來外公早早就過世了,外婆還一邊自己創業,一邊照顧家庭。她一直是楊莉明的偶像和榜樣。
感謝丈夫的支持
楊莉明與丈夫相識於大學時的一次隨機約會活動,那時她18歲,他20歲。兩人確定關係之後,在學生時期互相勉勵共同進步,而如今已經攜手走過37年,育有1個兒子和一對雙胞胎女兒。

圖源:楊莉明的instagram
楊莉明在2006年投身政治,在這之前,她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工作。從公務員變成政治人物,在角色上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而且當時她並不熟悉基層工作,並在全國職工總會也有職務,所以會有很多的事情要學要做。
繁忙的工作讓身為職場媽媽的她無法顧及家庭。她說:「我還記得有好幾次很晚才回到家,屋裡一片漆黑,孩子們都睡著了。那一瞬間忽然發現自己已經很多天沒有看到孩子了,當時的想法就是『楊莉明你在做什麼?你是不是瘋了』。」

圖源:TheAsianparent
她也曾經被同事開玩笑說她不是一個稱職的妻子和母親,這些話到現在還一直提醒著她,工作之餘不要忘了家人。
現在楊莉明只要有空,就會陪伴家人,彌補錯過的時光。
她也非常感謝丈夫的支持,稱他為「最佳隊友」。無論自己再怎麼忙,也會記得跟丈夫第一次約會的紀念日,並且每年都會一起慶祝。
為人父母的意義
當被問及生養孩子的意義時,楊莉明說,「任何有價值的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
儘管做母親需要做出犧牲,但仍然是值得的,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取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

圖源:The Straits Times
把一個人帶到這個世界上,並與Ta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感覺。
她還說,每個父母照顧孩子的方式都不同。只有當孩子也成為父母后,他們才會真正理解父母的努力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