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儘管官方數據顯示通脹正在下降,預計2024年新加坡通脹有所緩和,但生活成本仍高於疫情前水平。家庭支出,尤其是食品價格,繼續給家庭預算帶來壓力。
但銀行職員M. Lee的個人經歷卻表明物價上漲的現實。M. Lee作為四個孩子的母親,她在過去一年中不得不增加孩子們的零用錢,以確保他們在學校有足夠的餐費。
她最小的女兒每周的零用錢增加了50%,達到15新元,而青少年孩子的零用錢從年初的20新元增加到了30至40新元。
外出就餐現在只在特別場合進行,平時更多的是家庭自製餐點,以保持預算內消費。Lee女士對物價上漲的整體感知非常準確。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2023年,新加坡的通脹雖有所緩和,但物價仍高於疫情前水平,並預計在2024年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這主要是由於公共運輸費用上漲7%,商品及服務稅(GST)第二輪上調,以及碳稅調整的影響。
總體通脹率為3.6%,遠高於2010至2019年間的平均水平1.7%,而核心通脹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為3.2%,相比之下,過去九年的平均水平為1.5%。
經濟學家指出,2023年的通脹壓力主要來自外部因素,如經濟重啟、烏克蘭-俄羅斯衝突的持續影響以及後疫情時期的供應鏈中斷和重組。
國內方面,經濟重啟帶來了一系列價格上漲,包括勞動力市場緊張導致的工資上漲、回國的外籍人士推高租金以及疫情期間被凍結的價格釋放。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經濟學家對2024年的通脹並不過分擔憂,認為中央銀行強勢的新加坡元政策有助於抵消進口通脹。這將使大部分人口能夠應對即將到來的價格上漲。
預計2024年物價將逐漸下降,這部分是由於2023年較高的基數,以及國內外貨幣政策收緊的累積效應將對進口價格產生抑制作用。
儘管如此,通脹上升和消費者價格上漲將對不同收入階層的個人產生不同的影響。政府的援助措施,如2023年預算案和9月的生活成本支持計劃,旨在幫助新加坡人,特別是低收入至中等收入家庭,應對高通脹和生活成本。
參考資料:
1. Prices in S』pore seen moderating but likely to remain above pandemic levels in 2024.海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