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中小企業在應對外國專業人才就業准證(EP)最低工資提高的新挑戰中,正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隨著政府宣布2025年將再次提高外國人的最低工資標準,這些企業面臨著更高的商業成本和招聘困難。

圖源:ST
人力部上周一(3月4日)宣布,新申請人的EP合格工資將從目前的 5,000 新元增加至5,600新元,金融服務行業的EP合格工資將從目前的 5,500 新元增加至6,200新元。
就業律師 Ian Lim 表示,此舉並不令人意外,因為 EP 的工資本來是與新加坡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掛鉤的。
01 中小企業恐缺乏財務靈活性

圖源:ST
招聘專家所述,中小企業(SME)通常在預算限制下運營,可能缺乏財務靈活性來滿足更高的工資門檻,這可能導致他們在爭奪全球人才庫中的專業技能方面面臨挑戰。
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可能會影響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新加坡政府的目標是優先考慮本地就業,並將對外國人才的依賴限制在難以雇用當地人的領域。
在農業科技、金融服務和信息通信技術等行業,由於缺乏本地人才或需要專業技能,外國專業知識的依賴更為顯著,提高合格工資可能會使這些行業難以吸引和留住外國專業人士,影響他們有效運營的能力。
02 EP數量依然在增長,一些公司已採取行動
人力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儘管門檻較高,但新加坡EP持有者數量仍在增長。2021年12月,新加坡有161,700名持有EP的外國人,而到了2023年6月,這一數字增至197,300人。
房地產投資初創公司RealVantage表示,創新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取決於能否獲得全球人才,與大公司相比,中小企業可能因薪資要求較高而難以吸引外國人才,從而無法競爭和發展。他們已通過投資技術來適應政府政策,減少對大量勞動力的需求,這包括使用內部人工智慧工具和定製自動化工具來提高生產力。此外,該公司還遠程招聘人才,利用全球人才庫,而不受工作許可要求的限制。

圖源:雅虎
中小企業協會(ASME)的主席Ang Yuit表示,雇用外國人擔任EP的中小企業通常是針對固定期限的特定項目這樣做的,大多數中小企業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只有某些行業依賴EP持有者。
中小企業正在儘可能地招聘和培養本地新加坡人。一些行業雇用的外國人也較少,例如,大多數本地律師事務所傾向於照片新加坡人而不是外國員工,EP持有者在公司中所占比例極小。
華僑銀行的集團人力資源董事總經理Ernest Phang表示,他們尋找具有適當技能和經驗的候選人,而國籍並不是其招聘過程中的考慮因素。該銀行的薪酬政策考慮了市場競爭力、經濟狀況以及公司和個人的表現。
新加坡OMS Oilfield Services公司目前在六個國家開展業務,雇用了兩名EP持有者,但他們無法滿足新的薪資要求。由於新加坡人經常避開藍領工作,其本地人才庫很小,通常這些工作需要特定技能,並且可能很難找到合適的本地候選人。
公司執行長表示:OMS不得不雇用持有S通行證的外國人,儘管政府規定限制了每家公司可以雇用的S通行證和工作許可證持有者的數量。儘管如此,OMS正在努力尋找和培養本地人才,以解決由於EP工資上漲而導致的業務成本潛在增加的問題,並表示公司積極投資實習項目,從大學到技術教育學院再到理工學院的學生。

圖源:雅虎
綜上所述,新加坡提高外國人的最低工資可能會對中小企業造成一定影響,但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應對這一變化。他們通過投資技術、遠程招聘和培養本地人才等方式來適應政策變化,以保持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