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是力量的泉源,也是最強的後盾。三名新加坡民防部隊的戰備軍人與你分享他們在家人的支持下,勇敢闖關的故事。
故事一:多重角色的拯救單位主管

▲Su Caizheng感謝妻子在他忙碌時獨自照顧三個孩子,給予他全力支持。
他身兼多職,是新加坡民防部隊第32拯救單位的行動主管(Head Operations),也協助內政團隊國民服役組織大規模活動,還是三個孩子的爸爸。每一個角色,他都全情投入,表現亮眼。
身為拯救單位的行動主管,LTC(NS)Su Caizheng中校(戰備軍人)主要負責在建築物倒塌的緊急現場指揮搜救行動。他說:「我必須確保隊員在安全的模擬環境中獲得專業培訓,為緊急情況做好充分的準備。」
擔任行動主管之餘,他曾是民防部隊國民服役反饋小組的成員,定期參與關於改進營內訓練的討論,並跟進戰備軍人的相關事項。此外,他也加入內政團隊國民服役(HomeTeamNS)策略檢討委員會,先後在HomeTeamNS卡迪和三巴旺俱樂部執行委員會服務,積極提供運營和服務方面的建議。他也積極籌辦諸如游泳和跑步的競賽項目。
他說:「要兼顧國民義務、工作和家庭,妻子的體恤不可或缺。家是一個堡壘,當我不在家時需要她來打理,照顧小孩。我的僱主也給了我很多支持。」
妻子Elaine是中學教師,平時會寫小字條、準備涼茶等鼓勵他。她說:「我會發簡訊問他是否安全到了開會地點。晚上即使很累,也會等他回家。」
對於妻子的付出,Caizheng也以行動來回報,「我會在星期六留時間和妻子獨處,享受彼此的陪伴。」
尋求卓越的動力也來自孩子。他說:「兒子把我當成學習的榜樣,我希望能啟發他將來在國民服役中有好的表現。」
故事二:享受訓練的消防中尉

▲Dev把人生中的每一份成就都歸功於父母。
儘管體格軍務等級(Physical Employment Standards,簡稱PES)被評為B2,LTA(NS)Dev S/O Subramaniam 中尉(戰備軍人)仍努力突破自身局限,最終通過了消防隊長級別的考驗。
他說,如此努力是為了不讓身為空軍一級准尉的父親失望,也是為報答放棄法律事務秘書職位,全職照顧他20年的母親。
他完成的消防隊長課程(Rota Commander Course,簡稱RCC)是新加坡民防部隊的一項領袖培訓課程,學習處理突發事件、防火安全、火情調查,以及降低危險物品的風險等。
Dev表示,對於B2級別的國民服役人員來說,被選入這項課程的幾率很低*,但父親說他能夠做到。這句話激起了他的鬥志,加上母親一直在背後打氣,讓他最終克服了體能和心理障礙,成功闖過一個個難關。
「或許是遺傳了父親的堅毅性格,我當時下了很大的決心,眼中只有完成RCC這個目標。」
努力最終沒有白費,他回憶在授銜階儀式上,當父親為他別上肩章時,他激動得眼眶泛紅。
在民防部隊服役的兩年裡,他也參加了消防組長課程(Section Commander Course)、消防課程等。然而,消防隊長課程仍是他最愛的課程。「我喜歡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受訓,這讓我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
課程中所學也讓他更好地勝任在民防學院(CDA)的職務。他必須與設施總監緊密配合,處理外國官員到訪時的各種事項。同時,他也需協助培訓審查,以及和紀律與安全部門的同事合作。
他認為,行政工作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前線,前線人員能夠在現場給人帶來最及時的幫助,而行政人員卻能通過政策上的改進,為全體帶來持久的好處。
完成兵役後,Dev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修讀法律。面對接下來四年的挑戰,他表示,經歷了兵役的磨練,還有父母堅定不移的支持,他對成功闖關充滿信心!
*註:根據最新政策,體格軍務等級不再是決定國民服役人員入伍時軍職分配的依據,一些原本因健康狀況而無法擔任戰鬥軍職的人,也有機會被分派到更多不同的崗位。
故事三:愛玩的拯救營指揮官

▲結婚生子改變了Saufi的人生觀。

▲服兵役時,Saufi(左一)在特別拯救單位擔任排長,與同袍相處融洽。
從工藝教育學院到理工學院,再到成為拯救營戰備指揮官,並榮獲2021年國民服役人員獎。他表示,家人一直是推動他前進的力量,尤其在結婚生子後,那份使命感更加強烈。
回營受訓時,MAJ (NS) Muhd Saufi bin Abdul Rashid 少校(戰備軍人)的身份是新加坡民防部隊31拯救營的戰備指揮官 (OC) 。平日,他則在醫療科技領域服務,同時也是個好爸爸。
33歲的他回憶在這之前,過的是「最充實的單身生活」,嘗試過多種運動和傳統文化活動,如唱馬來傳統歌謠(dikir barat),甚至是舞獅。
求學路上,這名普通(工藝)源流生先後進入工藝教育學院教育和理工學院。兵役路上,他則憑著出色的領導能力,一步步當上了戰備指揮官。
對此,他滿懷感激地表示,從小到大父母都一直鼓勵他走出自己的路,而他人生的重要轉捩點,是約六年前決定成家。
Saufi說:「兒子在我們結婚兩年後出世,我發現自己需要更認真看待很多事,要把最好的自己展現出來。我不再只是為自己而是要為家人而活。」
目前,除了值班工作的12小時,他把其餘時間都用來陪伴妻兒、父母和岳父母。
他也打趣地說,服兵役期間在特別拯救單位擔任排長時,同袍都稱他為「開心果」。儘管他軍階較高,但在情況允許下也會和隊友們鬧在一起,總能把隊友逗笑。
他表示,兵役把他磨練得更有責任心和穩重。「因為他們(家人好友),我才能夠成為現在的自己。」
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經常念叨著「爸爸在哪裡?」的兒子後,他更能體恤回營受訓的戰備軍人,確保他們好好地溫故知新後,回到家的懷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