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國人將受惠於新的「立國一代」配套。(何家俊攝)
50萬名在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國人將受惠於新的「立國一代」配套。他們到診所時可享有門診津貼,也會定期得到保健儲蓄填補額和終身健保的保費津貼等。
這也是政府在2014年推出建國一代配套之後,再次針對較年長國人推出的援助配套。
李顯龍總理昨晚(8月19日)發表今年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說時宣布推出立國一代配套(Merdeka Generation Package),受惠者約50萬人。
他語帶哽咽地形容說,立國一代歷經我國爭取「默迪卡」(馬來話Merdeka,意思是「獨立」)的奮鬥和動盪年代,包括從英殖民地、自治到自主獨立的時代。儘管當年年紀很小,未必直接參與這些事件,但他們見證父母親如何勤儉持家,所以成年後在潛意識裡能了解什麼是攸關國家存亡,也感覺得到更光明的未來帶來的希望等等。李總理也很自豪自己屬於立國一代。
他指出,多數的立國一代如今已60多歲,很可能已不是勞動隊伍的一部分,抑或即將退休,而他們的擔憂與建國一代相似,在看到自己的公積金和保健儲蓄存款時,會擔心年邁時能否應付醫藥費。「我想,我們應該為他們做點事。」
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昨天在面簿上說,她也是立國一代,身邊有不少同齡朋友患有疾病,又得照顧同樣有醫療需求的父母,因此新配套能為這群生於1950年至1959年的國人提供更大的援助。
政府國會衛生委員會成員陳佩玲(麥波申區議員)認為,新配套用意在於鼓勵年長者不要等到「小病變大病」才去看診,而抵消部分醫藥費多少會有幫助。「立國一代等同和國家一起長大,對國家的感情很深也有貢獻,這是一種給他們的肯定。」
配套詳情明年宣布
政府制定建國一代配套時,撥出80億元設建國一代基金,在未來至少20年為45萬名建國一代提供醫療津貼等配套費用。
政府明年才會宣布立國一代配套詳情。李總理說,建國一代在生活中有較少的優勢,因此立國一代配套的津貼優惠等不會如建國一代配套一樣優渥,但立國一代配套在一定程度上仍可減輕這代人的擔憂,「更重要的是,這體現了我們肯定立國一代及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