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所學校的13名學生參觀了位於歐南園的PIXEL工作室,也參加了媒體通識理事會舉辦的一日工作坊,認識假新聞可能帶給社會的危害。(蕭紫薇攝)
由於家中長輩常接到假公安打來的詐騙電話,13歲男生已能背下假公安的「遊說」台詞。
這是昨天(9月3日)參加媒體通識理事會(Media Literacy Council)舉辦的一日工作坊的學生,親身接觸到假信息造成禍害的真實例子。
來自40所中學的學生於8月中報名參加第13屆「N.E.mation!」國民教育動畫製作比賽,約150名學生昨天到八家不同公司參加浸濡活動,從中增廣見聞,為比賽攝取靈感。
其中五所學校的13名學生參觀了位於歐南園的PIXEL工作室,也參加了媒體通識理事會舉辦的一日工作坊,了解全面防衛的同時,也認識假新聞可能帶給社會的危害,以及各式各類的騙案。
演講者在工作坊上分享本地常見的騙案類別,談到假公安騙案時,來自綠苑中學的盧鵬宇(13歲)立刻舉起手,當場模仿假公安向受害人索取個人資料時說話的口吻。
他受訪時說:「我奶奶常接到假公安的電話,對方想騙取她的個人資料時都會說,『不想坐牢的話就給我們你的資料』!」
另外,盧鵬宇也曾看過,2015年2月,網上捏造了菲律賓家庭投訴大寶森節遊行過於喧譁的假文章。他說:「這樣的假新聞,容易造成種族間情緒緊張。我們參與工作坊後,會嘗試在動畫裡面帶出國人不該挑起這種情緒的信息。」
觸愛健全網絡(TOUCH Cyber Wellness)副經理姚偉雄(37歲)昨天在工作坊上演講,他受訪時說:「我們想要向學生強調的是,製造一個正面網上文化的重要,因為這會影響我們社會。」
中央國民教育司(Nexus)社區聯繫處司長柳文凱高級中校受訪時說:「假新聞對於我國社會的和諧是有害的,媒體通識理事會希望透過這次的浸濡活動,讓參賽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同時也強調新加坡人民在全面防衛里應當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