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封城」第一天 獅城有些地方人煙罕至,有些卻熱鬧依舊

2020年04月08日   •   3萬次閱讀

禁止閉令影響下,格外安靜的道路。(路透社)

作者 陳姿潓

新加坡正式推行代號「斷路器」(circuit breaker)的「軟封城」禁閉令推行的第一天,要求民眾在接下來一個月儘量留在家中,沒有重要的事就避免出門,以便有效阻斷2019冠狀病毒的擴散。

紅螞蟻自然是乖乖待在自己的蟻窩裡工作。往窗外看出去,發現街上的人群確實比起往常要稀少,就連平時車水馬龍發出的噪音也減低了不少,耳朵有種如釋重負的清凈。

平日出勤率最高,人群最為密集的地鐵站和巴士站,在今天都緩和下來,人煙稀少。

(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

高峰期的地鐵車廂內人群也是明顯少了很多,絕大部分的民眾都有聽從勸告,外出時佩戴口罩。

(網際網路)

網民Choo Teo也在面簿上分享一張高峰時期的東北線地鐵站內的照片,在往常的情況下應該人滿為患,不過現在受禁閉令影響,竟空無一人。

(Choo Teo面簿)

(海峽時報) 再看看本地的中央商業區,今天也不再像往常一樣人來人往,交通川流不息,反而呈現出難得一見的靜謐美。

(聯合早報)

(Kashmira Kasmuri)

格外安靜的萊佛士坊地區。(海峽時報)

市中心的橋南路。(蟻粉提供)

(蟻粉提供)

高樓大廈之間夾雜著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幾乎空無一人的街道,仿佛一幅靜態的畫。

禁閉令實施的第一天,原本繁忙的城市忽然沉寂了下來,展現出另外一番美貌,原來安靜的市中心也可以如此有魅力。

(聯合早報)

平常民眾和遊客絡繹不絕的老巴剎周圍,如今不見人影,意味著部分民眾都積極響應禁閉令,「禁足」在家中。

不少熱門景點昔日總是人滿為患,壓根兒拍不到一張沒有陌生人的照片。但在禁閉令之下,這些打卡勝地倏然空蕩無人,了無生氣。

魚尾獅公園。(聯合早報)

從2月中旬就遊客稀少的新加坡環球影城,今起關閉一個月至5月4日。(Vivien Goh面簿)

靜悄悄的濱海灣金沙外的走道。(Kashmira Kasmuri)

少了遊客蹤影的螺旋橋。(Kashmira Kasmuri)

為避免人群聚集,全島投注站暫停營業,奪走了部分民眾的小樂趣。

(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

至於餐飲場所,雖然依舊照常營業,但是民眾必須將食物外帶回家享用,以減低感染病毒的風險。

有不少餐飲業商家將店內的椅子全部收起,讓民眾「迫不得已」的將食物外帶回家,小販中心也不得不出此「下策」。

新加坡人是出了名的美食家,沒想到在這個非常時期,原本該待在家的民眾還是抑制不住體內的「吃貨之魂」,統統聚集到了小販中心。

這群燃燒起「吃貨之魂」的民眾不知道是不是害怕之後沒辦法品嘗到小販中心的美食,還是沒有在家烹煮食物的習慣,一再以行動驗證了本地的小販中心魅力不可小覷的事實。

明地迷亞小販中心一早就出現很多人來打包早餐。(何盈攝)

人們排隊打包時,並沒有刻意遵守安全距離規定。(何盈攝)

從讀者所提供的照片可看出,並非所有民眾在排隊購買食物時都有注意安全距離,但值得稱讚的是場面依舊是井然有序的,所有人都願意耐心等待。

馬林台(Marine Terrance)小販中心人流大大減少。(海峽時報)

位於四美的一家咖啡店椅子被「沒收」。(海峽時報)

禁閉令能否有效?

今天開始實施的禁閉令嚴格上並不是「禁止出行令」。政府不希望剝奪民眾自由出行的權利,而是希望能在大大減少人們外出的同時,盡最大的可能讓人民的日常生活能夠正常繼續。

對部分民眾來說,由於禁閉令的「灰色地帶」有點寬,不禁讓他們開始質疑禁閉令對控制疫情擴散的有效程度。

有不少網民紛紛上面簿吐槽,稱自己的鄰里依舊生氣蓬勃、大家都精力充足,街道上根本不像其他人所說的「閉著眼睛走幾步也撞不到人」那樣的清凈無人。

(Janice Lua Meifong面簿)

(Miran Tay面簿)

更有網民指出,鄰里的濕巴剎人頭攢動,根本沒有人在遵守安全距離,而一些小販中心因為椅子是固定在原地,無法收回,所以還是有不少人直接在小販中心內進餐。

裕廊西52街第505座巴剎今早「人山人海」,不少公眾都沒有遵守安全距離,一些民眾買完菜後還留在那裡聊天。(聯合晚報受訪者提供)

(Kai Hui面簿)

(Chazel Davine面簿)

李顯龍總理上周五曾說過,禁閉令的用意在於通過減少外出及與他人接觸的次數,發揮「斷路器」的作用切斷疫情在本地的擴散,讓疫情再次恢復到極為可控的階段,最好能有個了結。

然而,民眾如果在這一個月之間依舊不願配合,四處「趴趴走」,就完全違背了禁閉令的初衷,會讓這段難熬的時間越拖越長。 禁閉令並非假期,不是讓民眾到處遊玩的機會,而是在關鍵時期不得不實施的一種非常手段,一個人不配合將會讓很多人受拖累。除非有必要,還是儘量不外出為妙。

若大家都嚴格遵守禁閉令,這一個月結束後,或許就能見到雨過天晴之後的彩虹。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